历代中医对于中风的预防十分重视,对发病先兆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观察。“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朱丹溪说:“眩晕者,中风之渐也”;罗天益说:“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记录了34种中风前先兆,如“眼睑长期跳动者,肌肉无故跳动者,一阵眼前发直、突然失忆者”等,认为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防微杜渐。 偏瘫前症状有以下表现:突发眩晕、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一过性黑蒙、高血压患者突然鼻子出血,其它还有数天之内突然疲倦无力、嗜睡、耳鸣等症状。如果4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有头晕、目眩、头痛,或曾有短暂晕厥,出现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一过性轻瘫者,更应该引起重视。 频繁地打呵欠是中风偏瘫的先兆症状。打呵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不是疲劳所致,频繁地打哈欠则必须警惕脑中风的发生。临床发现,约有70%的中风患者发病前5~10天内就会出现频繁地打呵欠,这是因为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导致血流缓慢,使脑组织平时就处于缺氧状态,在中风的前几天,这种情况就会变得更为严重。机体会通过大脑反馈性地刺激呼吸的速度和深度,使静脉血大量回流到心脏,以改善脑供血。脑组织的缺氧程度越严重,打呵欠就越频繁。如果脑血管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繁地打呵欠,则预兆病情可能会恶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脑卒中的预后,历代中医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说:“夫中风者,有五不治也,开口闭眼,撒屎遗尿,皆恶症也”;宋代医学家宋严用和说:“但发直吐沫,面赤如妆,或头面青黑,汗辍如珠,气复则生,不返则死。”《医宗金鉴》有五绝之侯:“手撒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鼾音为肺绝,遗溺为肾绝”。古人的这些详细记录,对于今天判断病情预后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摘自西安中医赵红军《和谐养生—中医不是传说》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