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78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431  
爱心活力豆
5  
宝宝生日
2012-07-28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09:5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孕妇的饮食是都很关注的,都知道吃水果和坚果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孕妇吃柚子和栗子有什么好处?3 k+ E8 G- M0 u6 X6 r* {3 @6 ]
  【孕妇吃柚子的好处】
2 x, ~3 e- f/ N6 k  1、在孕期孕妇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而柚子含有的那么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孕妇是很有帮助的。4 ?& u9 n+ P7 d: O
  2、另外孕期感冒很多妈妈不敢用药,那么此时食用柚子可以有效治疗感冒、缓解咽喉疼痛。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柚子可以降火气、抑制口腔溃疡,此时不妨食用一些柚子。' `: n, `% z# k: x! e# j/ T
  3、鲜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份,更是糖尿病病人的理想食品。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孕妈妈,柚子当然是最好不过的水果。! F6 G! o2 N1 M8 {& ?
  4、贫血是孕期比较常见的现象,柚子有预防贫血症状发生和促进胎儿正常发育的功效。同时柚子还能增强体质,帮助身体更容易吸收钙及铁质。; _2 X2 b% @7 @9 l# g. U2 F3 M( v
  怀孕期间的孕妇能吃柚子,但不能太贪。因为柚子性寒,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柚子一天只能吃1/4个,最好不要多吃。因为有部分孕妇在吃了柚子之后出现了便秘的问题。& E6 ~. o  P8 U$ ~* b
  【孕妇吃栗子的好处】8 Z( M0 Y! y1 z! o0 U& ]/ H& x5 I% J
  栗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准妈妈大有益处。板栗可健脾补肾、提高免疫力、促进胎儿发育,还能帮助准妈妈消除水肿、缓和情绪。此外,生食板栗还有治腿脚麻木、舒筋活血之功效。  V; U+ D" |$ E0 v. n
  1、健身壮骨,消除疲劳 外国人称板栗为“人参果”,它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及大量的对准妈妈身体有益的矿物质。准妈妈常吃板栗不仅可以健身壮骨,有利于骨盆的发育成熟,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O9 T; l1 P2 f9 ~
  2、养胃健脾 板栗味甜性温,有养胃健脾之功效。准妈妈常常胃口不佳,连平时自己喜欢的菜都不想吃,家人可劝食板栗以帮助她们改善肠胃功能。# s0 c* ~! k- R& M6 t
  3、提高免疫力 板栗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有利于提高准妈妈的免疫力,有助于胎儿的发育。
( d$ l$ k; Y: k' e& w; y  4、促进胎儿发育 板栗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外,还含有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尤其是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以及叶酸的含量比一般坚果都要高。这些营养素能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预防胎儿发育不良。0 o$ n3 H3 e! R% r- T; I8 i/ }
  5、治疗腰腿酸软、慢性腹泻等病症 栗子味甘性温,生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疗腰腿软弱无力、尿频以及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等作用。另外,栗子还能帮助准妈妈缓解反胃症状。
/ p; |  s- t5 f' g! z+ Z$ y- {8 J6 l  6、消除水肿 板栗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可以帮助平衡身体内的钠,如果身体内的钾元素太少,会造成身体内的钠钾平衡失调,多余的钠会把水分留住,造成细胞水肿。但是如果身体摄取钾离子量足够多, 1 o/ a  D0 z0 L, }" D& C3 I
钠离子就不会把多余的水分留住。所以钾离子可帮助身体多余水分的代谢,消除水肿,对准妈妈经常出现的水肿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c$ }1 \+ {* x+ N  m- b  7、缓解情绪 板栗中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对于准妈妈经常性的情绪不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K. e( g2 n" S& N/ @+ u- Q6 a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孕妇冬季吃柚子和栗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