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31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舜妈——平安小金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2204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8-09-05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胡家庙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2: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补钙补到何时为止呢?如果是药补(如钙片),补到2岁左右就可以了,但食补(即多安排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绿叶蔬菜等)则要继续下去,持续终生。
    主要是因为:
    1、宝宝到了这个年龄段,户外活动增多,皮肤受阳光照射后合成的维生素D增多;
    2、已能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钙和维生素D的来源得以扩展;
    3、生长速度较以前减慢,佝偻病的发病率大大减低,故不必再投用钙片、钙粉等药物钙剂了。
4-6个月的宝宝易缺钙
  对于半岁以内吃奶的孩子,如果吃配方奶,100毫升奶水中约含100毫克的钙,每天400毫克就已足够;如果是母乳喂养,虽然母乳的含钙量没有配方奶的多,但较之配方奶中的钙更为容易被孩子吸收。对于半岁以上可以吃辅食的孩子,饮食中的钙更不缺乏。食物中的营养元素都非常丰富,尤其是蔬菜水果中的钙含量比较多,一般来说,只要正常饮食就不会出现缺钙问题。÷
孩子缺钙的高峰期是在4到6月龄,这时母乳量开始减少,辅食又没有完全跟上,而6个月前的孩子发育快,营养元素需求高。4-6个月的孩子中,约有10%需要补充鱼肝油。
  在儿保门诊,常有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得瘦瘦小小,担心其缺钙而向医生咨询。刘倩筠说,其实这样的孩子往往不缺钙,缺钙的恰恰常是那些长得“好”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大孩子对钙的需求也更高,日常饮食的营养元素会满足不了。
  枕秃不一定是缺钙
  民间有许多判断孩子是否缺钙的“指标”:如孩子夜间睡眠不好、多汗、烦躁,常被认为与缺钙有关。孩子头顶一圈头发稀少———枕秃,在民间甚至直接被叫做“缺钙圈”。刘倩筠说,这些判断方法都不科学,佝偻病的早期症状确实会出现多汗、烦躁、枕秃等,但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比如夏天天气热,孩子睡觉时也会出汗,因为烦躁他会来回蹭头,而出现枕秃。
  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钙?是化验血钙吗?人体的钙主要是储存在骨骼里,化验血液中的钙来判断是否缺钙并不准确,血钙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波动性强,可能一个人早晚两次验出来的值也不一样,刚吃完奶也不同,还有一些激素会影响血钙的浓度。
  有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抽血,提出化验头发来查钙。刘医生说,头发检查更不准确,不代表孩子即时的情况,会受环境污染、洗发水等影响。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检测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筛查是否缺钙。如果骨骼中钙不足的话,此酶就会升高。这个检查不需要抽血,只需扎手指即可。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孩子去做骨密度检查。是否需要补钙,要补多少,除了以上的指标外,还要依据孩子生长发育及饮食结构综合考虑。
  钙多了可能影响锌铁吸收
  不需要补钙的孩子过多补钙反而会有害处。刘医生提醒家长,补钙过度可能会导致孩子便秘、影响食欲,此外还将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她解释,因为钙、铁、锌等营养元素是竞争吸收的,有些家长看见孩子瘦小就补钙,往往个头小的孩子不缺钙,反倒是缺锌、缺铁,经常补钙反而使得缺锌加重食欲下降,可导致营养不良,缺铁导致孩子贫血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晨晨妈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32746  
爱心活力豆
49  
宝宝生日
2008-08-26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原来是这样~学习了!!
舜妈——平安小金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2204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8-09-05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胡家庙街道

Medal No.11

专家说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补钙问题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