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50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

经验值
349515  
爱心活力豆
27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3:3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子宫伤害之第四位:怀孕3次以上或多次妊娠
部分已婚女性生了女儿想儿子,一生再生,多次怀孕,以至成为“超生游击队”。要知道,每增加一次妊娠,子宫就增加一次风险,连续3次以上怀孕者,子宫的患病率将会显著上升。
子宫伤害之第三位:孕妇分娩困难或产期延长时滥打催产素导致子宫破裂。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子宫破裂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母儿死亡。 多由于产道、胎儿、胎位的异常如骨产道狭窄、巨大儿、脑积水、忽略性横位等引起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强烈收缩而发生。子宫破裂为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
子宫伤害之第二位:流产
女人一生流产不要超过3次,一年之内流产不要超过2次。短时期内反复人工流产,是导致子宫伤病的重要因素。通常医生在做人流手术时不能看见宫腔,是“盲操作”。往往有少数因术前未查清楚子宫位置、大小,手术时器械进入方向与子宫曲度不一致,或用力过猛等而造成子宫损伤,甚至穿孔。或者造成宫腔感染、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总而言之,人流有很多的害处,甚至可以出现“人流综合征”。
子宫伤害之第一位:剖宫产
剖宫产,即俗话所说的“剖腹产”。
忠告:选择剖腹产损害可能伴一生
专家们认为:剖腹产的好处避免了自然分娩过程的疼痛,相对于它给母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便显得不可取,剖腹产只能限于产妇和婴儿的病理因素的补救手术。
让我们来看一看剖宫产手术会有哪些危害:
首先是对胎儿方面,可以造成:骨折(包括锁骨骨折、股骨或肱骨骨折、颅骨骨折),还有软组织损伤,系切开子宫时,由于宫壁过薄或术者用力过猛,致使器械划伤胎儿的先露部位。然后,对于母体方面。剖腹产手术,除了麻醉方面的风险外,还可能在术中或术后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其中较严重的有膀胱损伤、肠管损伤、子宫切口裂伤、产后大出血。

成成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314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10-03-16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Medal No.11

继续学习
久玖妈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13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说的是事实但并不完全啊,这些只是比较严重的,潜在的还有很多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747  
爱心活力豆
1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学习中wanwan88.gif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775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帮顶
妈妈爱宝贝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064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6-09-27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长延堡街道

Medal No.11

ding 顶~~~~~~~
茶茶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3480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0-01-01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学习了:wanwan34:

Rank: 4

经验值
44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学习了,但是没办法,还是必须去剖宫产,因为自己没条件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剖腹产最伤害子宫(转)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