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65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06653  
爱心活力豆
11  
宝宝生日
2010-05-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5:1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第一次成功通过了妈网的免费试用,内心超级激动啊!感谢妈网给大家提供了了解国产早教品牌的机会,以后一定要多多支持符合我们孩子实际情况的产品品牌啊!
我们收到的资料是5-6岁年龄段的找声音系列,其实在果果上早教时就已经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套资料从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条件入手,让孩子通过身边触手可及的小实验以及动手制作简单的教具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解决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所能理解的所有有关声音的知识,同时在资料里还赋予了更多形式多样的内容。果果非常感兴趣,和我一起阅读了所有的内容,动手制作了所有的亲子游戏和手工,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与快乐。

5-6岁年龄段《找声音》系列
整套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张VIp卡,可免费下载专家视频app(还未使用)
《欢乐dvd》、《综合大讲堂》、《综合学习书》和《亲子游戏书》。
拿到资料我先阅读学习了《综合大讲堂》,教会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接纳孩子的缺点;正确的爱孩子,科学的引导孩子。
收获10个家庭教育攻略与大家分享:
1、当孩子向家长提出问题时,家长要从问题的提供者,变成孩子探索答案的引导者;
2、家长也要会提问;
3、家长要成为孩子探索之路的支架;
4、把玩具说明书变成教材;
5、允许孩子的小“破坏”;
6、如何辅导孩子的作业?
7、当家里有了新玩具
8、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9、适当碰壁也重要
10、家长也会“犯错误”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06653  
爱心活力豆
11  
宝宝生日
2010-05-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Medal No.11



《综合游戏书》找声音的目录

通过摸喉咙感受声带的振动、在鼓面上撒碎纸屑后敲击鼓面观察碎纸屑的跳动,使孩子直观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学习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和妈妈合作制作吉他并进行科学探究:轻轻拨和使劲拨引起声音大小的不同;放橡皮和不放橡皮引起声音长短的不同,并利用贴贴片的形式记录探究的结果,培养孩子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认知了4个有关学习用具的单词:
书book、铅笔pencil、橡皮eraser、水彩笔crayon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06653  
爱心活力豆
11  
宝宝生日
2010-05-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Medal No.11


以丁零零的神秘铃声为主线介绍了小学生的精彩生活,让明年升小学的果果很是期待小学生活哪!

安全与自救环节,这里的设置非常巧妙,先让孩子自己说,再撕开响应的情况寻找答案,使小朋友明白了遇到流血、烫伤的情况时如何处理。

最后还有精彩的森林故事会《国王与夜莺》,画面非常精美。
综合书学习完后,和果果一起谈论书中的相关问题,竟然都回答地非常棒,贴上“好棒贴纸”作为奖励,不仅是对孩子学习的肯定更是对学习兴趣的激励。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06653  
爱心活力豆
11  
宝宝生日
2010-05-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Medal No.11


《亲子游戏书》和妈妈一起制作了乐器:钢琴、小提琴和架子鼓,还有模有样的进行演奏呢!


DVD和Vip卡等使用后再继续分享。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免费试用之阳光稚乐园 寓教于乐的科学探究体验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