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90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95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4-10-3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韩森寨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4: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春捂秋冻到底科学吗?
季节交替,常听老人念叨春捂秋冻,妈妈们不禁问:这老理科不科学?其实这说来简单,做来不易,得到位,得有度,就有道理,”“不能恰到好处,就不科学。所以妈妈们还是细细研究一番吧!

001d09199ce1129019be4a.jpg

春捂要科学,有量又有度
冷空气来前24-48小时:
在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是春捂最佳时机。因为许多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妈妈在冷空气来临的前一两天就要适当给宝宝增添衣物了。
815℃是界限:
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把握“815”原则。当8℃就需要捂一捂了,当气温持续保持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人体已能适应后就可以不“捂”了,以避免上火,血压升高。
持续捂714天:
气温回冷增加的衣物,在气温回升后也不能立即就脱掉,应该再多捂一段时间,最好是再捂7天左右。如果小宝宝免疫力比较弱的话,最好捂14天以上,以便身体适应。如果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背、腹、足底是重点:
背部保持适当温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宝宝的脾胃很重要。“寒从脚起”,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房间、被窝都要捂:
一般来说,春季里如果气温比较低,还是应该开一下空调,使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同时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但最好不让宝宝穿较厚的睡衣睡觉,或者盖得过厚,如果捂得太热,宝宝反而会因为踢被子而着凉
出门的捂法:
【就近活动】 从室外进入有暖气的房间,最好提前给宝宝脱掉外套。玩得满身大汗,应该把汗擦干,待汗水完全下去时再脱衣服,这样才不至于感冒。
【出远门】 了解气候,给宝宝带上合适的衣服。进出车子时应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气候变幻不定,有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春寒和倒春寒;二是暖春。对于前者,应当注意保暖,恪守春捂之道;对于后者,当天气连续几天都是艳阳高照,这时就不能再把宝宝捂紧了。
不同月龄怎么捂
03个月
这个月龄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几乎没有活动能力。应该给宝宝穿柔软、舒适、厚薄适中、方便穿脱的开档连衣裤。
46个月
宝宝会翻身了,睡眠时间也比之前有所减少。要给宝宝穿柔软、轻薄、保暖的棉衣裤。
79个月
宝宝会爬了,还会扶着墙壁走路。可以在棉衣裤外面加上一个厚薄适中的羽绒背心,方便脱穿又保暖。
1012个月
宝宝直立行走能力加强了,不要给他穿得太臃肿,限制了他的活动。在暖软、舒适的运动式衣裤外加一个羽绒袄或丝棉小背心,就很不错。
2
宝宝会跑会跳,活动量大大加强。要小心衣服太多玩出汗后反而容易感冒。可以给这个年龄的宝宝穿粗棉布运动棉衣和中厚的背心,裤子膝盖处也可适当加厚,方便活动。
对宝宝的穿着,成人常爱根据自己的感受,成人对冷热的感受,是自己几十年的习惯养成的。宝宝穿着的厚薄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在一定范围内少穿比多穿好。一般人们总怕宝宝冻着,认为宝宝小,身体娇嫩,抗寒能力低,冻着爱生病,而不注意增加宝宝的耐寒能力。其实捂得越多,越爱着凉生病。宝宝的衣服只要和大人差不多或者稍薄一些就可以啦~

Rank: 8Rank: 8

经验值
765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04-05 
地区:
兴平市
街道:
南位镇
来看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20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不错,顶一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5590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一看就是度娘上拷过来的
来自[移动wap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春捂秋冻科学有度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