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22
- 注册时间
- 2010-7-16
- 帖子
- 31297
- 积分
- 323825

- 经验值
- 323825
- 爱心活力豆
- 2
- 宝宝生日
- 2000-01-01
- 地区:
- 街道:
|
这次的妈网育儿课堂请到的是新加坡儿童临床专家、美国CIE认证早教指导师——强媛媛。
分享PART: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妈妈你的情绪影响我的一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妈妈情绪对宝宝安全感的影响。
也许是妈妈的情绪。又或者是宝宝的安全感吸引你来听这个讲座,不论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下面的内容。
首先了解安全感的概念:是指孩子相信自己,在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面前有自信,知道自己能从各种困难中走过去。
缺乏安全感的宝宝有哪些表现,我们来看一下:有时候家长会说孩子胆小粘人怕生害羞等等...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表现呢?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家长介绍孩子时,孩子会往妈妈身后躲,这时候妈妈会说你怎么这么胆小、没出息呢?最近是开学时期,有些妈妈说孩子哭闹不想上幼儿园等等,出现分离焦虑的表现,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我们经常给孩子说妈妈爱你,但是怎么才能建立这种安全感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
1.妈妈稳定的情绪
举一个例子,妈妈今天回家了,她的心情很快乐,这个时候宝宝在玩水,可能会说宝宝真棒,会自己洗手了,这个时候宝宝会感受到,我的妈妈很喜欢我。可是有一天妈妈有心事的回到家,很烦躁,这个时候宝宝还是在玩水,妈妈可能就会说,别玩了,你怎么这么浪费水。在妈妈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宝宝收到的讯息是:我怎么了,妈妈为什么凶我,妈妈不喜欢我了,这时候如果他处在叛逆期,就会出现哭闹,说反话的这种情况。其实宝宝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但是因为妈妈情绪不同,所以宝宝的反馈也不一样,这时候他就知道要根据妈妈的心情去做事。很多妈妈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事后会很内疚,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妈妈的情绪要稳定,即便是再不开心的时候,也应该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有点不开心,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妈妈不想伤害到你。当你这样去表达的时候,宝宝会有自己的选择,在线下的试验中证明,孩子知道妈妈情绪不好时,会选择回避,等到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再告诉孩子,继续沟通。这样就避免了语言或者肢体上伤害孩子。
2.良好的父母关系对孩子安全感的影响。
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我不够好。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生病能一部分缓解夫妻间紧张的关系,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两个人关系再紧张都会先关心孩子。孩子是拯救我们的天使,是帮助我们成长的。
3.多让孩子尝试、让孩子做主
当我们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去积累到一些经验,对安全感的建立是加分的,会让他越来越自信。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去尝试,不要害怕他失败受伤。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也跟家长们分享一下。
首先是0—1岁,这个时候妈妈对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很重要。
第一点鼓励母乳喂养,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亲子关系;
第二点紧密照顾,即时回应孩子,比如当孩子哭得时我们即时回应他,小宝宝的需求比较少,大多是生理层面的需求,他会通过哭声告诉我们,与我们交流,这时候即时回应,他会觉得很安全很舒服,也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三点对孩子全然接受和满足。当孩子和我们期待中想要的那种孩子类型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有落差,有的家长会拿别的宝宝和自己的孩子去比较,这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是否接受呢,如果家长全然接受的话,孩子就会知道,不论我乖或不乖,妈妈都很爱喔。
0—1岁也是宝宝从蠕动到爬行,到行走的过程,这个时候也是他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望的时候。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在爬或走的时候会面对着你还是向外的呢?答案应该是向外的,因为他们想要做独立的自己去探索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妈妈的回应是,宝宝真棒,前面是安全的,加油!这个时候孩子得到鼓励和肯定,他会觉得自己可以面对这个世界。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再回到妈妈跟前获得安全和鼓励然后再次出发。
接下来是1—2岁,及时和有效的陪伴对宝宝是很重要的,有的妈妈会说我是全职妈妈,一整天都陪伴着她,他让我给他讲故事,我都可累可累了,可是我还是会给他讲故事,有时候很心疼妈妈们哦,有效的陪伴是我们可以和孩子一奇葩,一起跑一起跳,完全放弃自己的身份。也有些家长是这样陪伴的,自己拿着手机,给孩子一个ipad,这样子算是陪伴吗?在1—2岁,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比如,自己吃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宝宝自己吃饭,这个时候有些妈妈会说他自己吃弄得满地都是,饭都凉了,真麻烦。但是我们提倡的是一边喂食,一边让宝宝自己吃。这样孩子对食物的认知和餐具的使用都会好一些,另外他会觉得是个游戏的过程。孩子自己动手、形成自我更重要!比如孩子自己倒牛奶打翻了,这个时候孩子动手重要呢,还是洒掉的牛奶重要呢?
最后是2——3岁,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这个时候可以做更多的尝试,这个时候家长要允许孩子尝试。也许有些孩子之前都是包办的,比如出门前穿鞋子,我们要从包办做到甩手掌柜,这个过程中要给予鼓励和适当地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