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3 
 - 注册时间
 - 2020-9-5 
 - 帖子
 - 467 
 - 积分
 - 5375 
  
 
 
 
   
- 经验值
 - 5375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21-10-08 
 - 地区:
 - 街道:
 
  | 
三年了,吃过的棉签没有一斤也有八两了。从最开始大放厥词“我看我今年做核酸能不能超过十次” 
到看见路边核酸小亭就想把头伸过去张嘴待戳 
条件反射早已刻入肌肉记忆 
虽然不敢说咱对检测流程科学原理有多熟悉 
但提起这个时常戳进嘴里的签签至少毫不陌生吧? 
甚至,咱还时常怀疑棉签会掉毛,助咱反复梦回戳嗓子眼现场 
 
本来就对它的材质有所不满,结果今天终于求锤得锤了 
这玩意竟然真不是棉的 
三年了,我误解这个签三年了。 
  先来科普一下,把咱喉咙捅得要长茧子的“棉签” 
专有名词应叫做“无菌采样拭子”,又叫“咽拭子” 
虽然长得像,但跟棉签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 
它,竟然是尼龙的。 
 
查看了很多资料,据说常见的拭子可分为医用棉质、泡沫和植绒三种材料 
虽然医用棉签材质在收集呼吸道样本时的敏感性较低 
但是吸收完的样本却会跟棉花纤维一把锁死 
很难在培养液中有效释放 
所以,相比于棉签拭子 
便于让样本释放的聚酯、尼龙等合成纤维制成的植绒和泡沫拭子 
显然更适合核酸检测的采样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