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9-6-26
- 帖子
- 175
- 积分
- 1368
  
- 经验值
- 1274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11-11-30
- 地区:
- 长安区
- 街道:
- 王寺街道
|
一、分析孩子磨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孩子自身的生理特点:
孩子并不是天生慢,也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慢,而是有很强的选择性。有些孩子爱磨蹭,是因为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强度不同。当神经抑制强于兴奋时,孩子的行为可能就表现为反应慢、不灵活、不敏捷。而当神经兴奋强于抑制时,孩子的行为则灵活、敏捷、麻利。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晚上有精彩的电视节目,可又有一项枯燥的工作必须完成,这时就会表现得磨磨蹭蹭。这种“磨蹭”就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一种应对行为。这种磨蹭可以暂时缓解这种心理上的压力。
孩子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行为的反思、监控和调节能力还很低。因此,对于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他缺乏明确的认识,无法作出合理的调节。也就是说,他并不知道自己在磨蹭,即使被提醒了也很难及时纠正。
把学习与痛苦联系起来。中国传统教育孩子的名言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等让人听而生畏的话。而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谁也不愿意陷入无止境的痛苦中,所以很多孩子厌学。
2、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外部原因:
磨蹭孩子的背后必然有急躁、包办的家长。家长总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孩子,孩子做什么事家长总觉得慢,一来二去,干脆不让孩子做,家长包办代替,时间长了,孩子就丧失了做事的兴趣,再做事也就只有磨蹭了。同时也没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许多家长很爱孩子,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生活上百般照顾,使孩子从小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不愿意付出,没有责任感,不懂得努力。
传统的错误观念。我国传统上就要求新上学的孩子字迹书写工整,在没有掌握基本要领和不够熟练的前提下要求工整,显然对刚上学的孩子来说有难度,很多孩子达不到。很多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有时孩子用一个多小时写的作业,家长觉得不工整,涂了重写,更有甚者,撕了孩子的作业。这些都伤害了孩子,是造成孩子慢的原因。
作业多,写不完。现在老师留作业偏多,有时家长还额外的加作业造成孩子厌烦。有时一晚上4、5个小时也不休息,对孩子来说负担太重了,承受不了。
二、解决方案:
1、改变与孩子沟通交流技巧。想要孩子快,不能说孩子慢
这样,让孩子有一点成绩就有成功、快乐的感觉。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这就是实施正性强化,即要对孩子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进步,及时给予鼓励,甚至夸张一点、更大幅度地鼓励。
2、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其实,我个人极不赞成给孩子增加家庭作业,我从来没让孩子做课外作业。把每天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间估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3、从生活习惯训练
从生活习惯抓起,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
4、从安排缓冲时间到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在要求孩子做事情之前,事先告诉他待会要做什么,给他一个缓冲时间,等规定时间一到,就果断地督促孩子从事下一项活动。比如,在吃饭前,父母可以先提醒孩子:“饭做好了。你可以再玩5分钟电脑,5分钟以后请你把电脑关掉,过来吃饭。”如果5分钟后孩子还是继续玩电脑,可以再发警告:“吃饭时间到了,如果现在不去吃饭,就把饭收起来了。到底是玩电脑还是吃饭,你自己想一想。”这一招的关键是,你说话的语气一定要轻柔而决断。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立场很坚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然,孩子再大一些的话,就不要再由家长催促了。告诉他,你的时间你自己支配。计算好今天一共有多少事,需要多少时间,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自己设计好。做完了,受到表扬,然后充分享受自己的乐趣。
5、很重要的一点是,告诉孩子学习不是难事,不是苦差事,而是快乐的
上面说过,孩子的天性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如果他把学习看作痛苦,那学习必定是痛苦,学习过程中他必然产生磨蹭的毛病。当然这才是正常的,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把学习当作快乐。但是,如果孩子能够把学习当作快乐呢?一切问题都没有了。其方法,一方面,要告诉孩子学习不难,也就是在战略上让孩子蔑视困难,给孩子强烈的持续不断的正面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有成就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不吝夸奖、赞扬,哪怕这种赞扬并不符合实际,实际上孩子做的离要求差的还很远。但是,赞扬是一道门槛儿,通过它孩子才能入门;或者说,赞扬是通向另一个境界的梯子的一级,你一赞扬,孩子就全自觉地跨入。否则,他永远站在门外,永远仰头看着大人的要求,永远达不至感到痛苦不堪。这是从理念上说的。
我的孩子也很磨蹭,上面的家长说的现象,在我孩子身上也有明显的表现。但是我想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好惊诧、生气的。既然我们知道这种习惯非常不好,那就要想个妥善的办法解决。现在我的孩子好多了,表现的基本能令我满意:比如,作业能够在学校里做完一部分,回家做的就不多了,一般一个小时之内肯定完成,有时半小时就完成了。我的做法是,彻底放开,完全让孩子自主决定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只是告诉她:做完作业,时间可以自己支配,想干什么干什么,如看书,看电视,溜汗冰,找朋友玩等。做完后,家长可以略一检查,赶紧夸奖:“今天真好,用这么短的时间作业就做完了,而且你看,做得还这么认真。” 大呼小叫地表演,然后拿给爸爸或妈妈,共同赞美一番。孩子永远喜欢赞美,对大人的这种“虚假的表演”,孩子没有免疫力。现在我孩子做作业不成问题了,但是,到今天为止,弹琴还是磨蹭。实事求是地说,对孩子弹琴一事,从孩子学习钢琴开始我就没有插手,因为这个东西太专业,我插不了手。孩子学琴的事完全由妈妈管理。我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你那“嘟噜”、“要求”的强制性语言与行为方式只要一改,改为以夸奖为主,改为让孩子不要有畏难心理——记住两个字:“夸”、“易”,孩子弹琴的磨蹭毛病一定能够解决。
|
-
总评分: 经验值 + 4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