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3
- 注册时间
- 2009-3-5
- 帖子
- 1060
- 积分
- 8776
 
- 经验值
- 7565
- 爱心活力豆
- 11
- 宝宝生日
- 2005-01-10
- 地区:
- 碑林区
- 街道:
- 碑林区
|
许多家长会在儿童节或者是孩子生日时为孩子挑选图书作为节日礼物,孩子们也尽情地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在摆上收银台的少儿读物中,图文并茂的绘本占了很大比例。
然而在这些最终将成为孩子们精神食粮的绘本中,真正的国产原创作品寥寥无几,大多数绘本是来自欧美的引进版,从法国的《淘气包小尼古拉》、《不一样的卡梅拉》,到美国的《好饿的毛毛虫》、英国与爱尔兰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意大利的《铁丝网上的小花》,都广热捧。
一般少儿书店的书架上,这些“洋绘本”被摆放在十分显眼的位置。书店经理对记者说,这样的陈列也是“出于无奈”,近两年来,国外绘本对家长与小读者的吸引力已成为绝对主流,占书店绘本销售码洋的80%以上,相形之下,国产绘本被挤得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曾经繁荣的国产少儿图文书为何难敌“洋绘本”的竞争?“洋绘本”的泛滥将对少儿传承传统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原创绘本如何迎难而上、东山再起?这样的问题,已经横亘在少儿图书出版者和广大家长、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中国孩子需要更适合自己的图文书,儿童读物呼唤真正的“中国绘本”,正在成为各界的共识。
现象:
引进版绘本充斥孩子阅读视野
身为一名4岁男童的父亲,深圳市民曾桓刚从“孔夫子旧书网”淘到一本出版于1979年的图画书《金瓜儿银豆儿》,这本书语言鲜活、图画精美,充满中国味道,曾经给曾桓的童年留下了无比美好的记忆。现在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将这种美好承接下去。
如今的书店里少儿读物琳琅满目,曾桓为何要去寻觅这样一本旧图画书呢?曾桓无奈地说:“没办法,书店里举目望去大多是引进版的少儿书,图画里尽是黄头发绿眼睛,情感上还是有些疏远。国产绘本虽然也有,但水平却不敢恭维。所以只好去找回过去那些经典图文书,聊作补充。”
书,以文字的力量启发人们的思维;画,以生动的图案丰富人们的想象。这两者的巧妙结合便成为独具魅力的绘本。由于生动、直观、有趣的特性,绘本在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近几年来,除“淘气包马小跳”等少数原创品牌绘本尚能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外,少儿绘本市场基本上成为引进版的天下。
不难发现在少儿图书排行榜上,无论是低幼的文学绘本读物,还是中年级少儿喜欢的魔幻类图文书,乃至小学高年级、初中学生推崇的惊悚、推理类绘本,大多靠几张“洋面孔”来支撑场面。而在卓越网、当当网昨日的少儿图书排行榜上,最受欢迎的《柑橘与柠檬啊》、《小兔丝丝》是英国作家、画家的作品,《小狗钱钱》来自德国,《不一样的卡梅拉》来自法国,《窗边的小豆豆》来自日本,只有改编自动画片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原创绘本。
近两年来,我国对外版权贸易活跃,据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公司的统计,在引进版图书的增长量中,国外少儿图书尤其是绘本类图书占据了几乎“半壁江山”,足见国内少儿图书市场对海外版绘本的需求量有多大。
虽然多数引进版绘本质量并不低,然而当这些“洋绘本”充斥孩子们的阅读视野,还是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担忧。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深圳的一次讲座中就表示:“虽然说在图画中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然而我们却无法指望国外的绘本能承载多少我们的民族文化含量。这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忧虑。”
2
原因:
国产绘本离世界究竟有多远
作家虹影在为女儿西比尔挑选绘本时遇到了很大困扰。她最初本是留意国产绘本,然而她发现国内的许多绘本名义是给孩子看的,实际上内容多是成人的话题,或者以成人的视角刻意编造的故事,而为特定年龄段的孩子创作的绘本不但少,而且多显粗糙。所以,她最终不不还是给女儿选择了《纳尼亚传奇》等国外绘本。
在一家名为“蓝袋鼠”的亲子阅读网站上,许多父母们对国产绘本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情。记者对家长们的意见进行了简单归纳,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对少儿读者的年龄划分不细尤其是面向低幼儿童的绘本,往往将不同龄阶段混为一谈,缺乏针对性的故事设计与图画风格,实际上在两岁到五岁之间孩子们的心理与身体发育变化都很大,过于凝滞的绘本定位决定了其无法适销对路;二,国内儿童绘本编排缺乏合理性,对图画和文字的比例、文字数量、插图大小,甚至字体、字号、用色、页数等方面是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不够重视;三是国产绘本对儿童心理研究得不够透彻,无法活生生地再现儿童的生活和情感。
[ 本帖最后由 ghyann 于 2009-11-12 23: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