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74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糖果妈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974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7:1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陪练需要家长静心、耐心、细心
  
    不管以后走不走专业演奏这条道路,学习心态都应摆正,初学阶段更是如此。关于家长应如何陪练我有以下感想,愿与大家交流共勉。

    “有老师给孩子上课,家长只需负责接送就行,其余不必操心”,实际上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初学时需要解决的课题较多,诸如:规范化的手型、科学合理的弹琴姿势、稳而准的节拍节奏感的训练、规范指法习惯的培养、读谱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等等。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都缺乏自控、自制力。因此在家练习时,家长要有足够重视,必须有家长的具体辅导、发现问题能及时予以提醒或纠正,这样才能落实上课提出的每一步要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对孩子却不要表现出很高的期望,避免引起紧张和抵触,以平常心对待即可。针对兴趣培养为主的孩子,练习也要以业余的心态、专业的要求来进行。
    另外,家长不能包办和过于强迫,辅导、陪练应着眼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要以启发、提醒为主。
    我以往的教学经历表明,学琴的孩子能否顺利、正常进步,虽和孩子本身素质、教师教学水平有关,但也直接和家长陪练的责任心、态度和方式方法有很大关系。


http://www.xamama.net/redirect.php?tid=230340&goto=lastpost#lastpost  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之一 总则)
http://www.xamama.net/thread-230856-1-1.html 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之三 如何陪练之方法)
http://www.xamama.net/viewthread.php?tid=232002&page=1&extra=page%3D1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之四 如何陪练之兴趣保持)
http://www.xamama.net/viewthread.php?tid=232067&extra=page%3D1&frombbs=1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之五 对待考级)

http://www.xamama.net/viewthread.php?tid=232639&extra=page%3D1&frombbs=1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之六 如何陪练之实例点滴1)  
http://www.xamama.net/viewthread.php?tid=233518&page=1&extra=page%3D1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之七 如何陪练之实例点滴2)

http://www.xamama.net/thread-233516-1-1.html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之八 家庭和谐,全力支持)








[ 本帖最后由 wfgail 于 2010-2-3 12:40 编辑 ]
圝◤红豆◥圝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760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10-0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是啊。现在孩子小,练琴时候必须的有人看着,要不没法督促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3955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5-06-30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好贴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500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4-04-02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你好王老师,好久不见你发帖:wanwan33:
糖果妈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974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Medal No.11

回复 4# 的帖子

森森好啊,这阵又带了几个练习的孩子,还想再充充电,时间占得满满的,等抽出时间就把教学心得整理整理贴出来,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给琴童家长:用心无为(二 如何陪练之心态)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