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35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jbaobao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1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04-28 
地区:
蓝田县
街道:
普化镇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5:1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六类最佳食品包括:
1、最佳水果: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2、最佳蔬菜:红薯既含丰富维生素,又是抗癌能手,为所有蔬菜之首;其次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苤兰菜、金针菇、雪里蕻、大白菜。
红薯成为最佳蔬菜之首的原因是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具有鲜为人知的防止亚健康、减肥、健美和抗癌等作用。红薯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
3、最佳肉食:鹅鸭肉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有益于心脏。鸡肉、新鲜鱼、虾类。鸡肉还被成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鸡的营养价值以草鸡为优,乌鸡尤为鸡中上品。鸡肉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煮、烧汤、腌制、风干,均各具风味。除鸡肉和鸡汤外,鸡肝、鸡肾、鸡心、鸡胆、鸡内金等均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如鸡肝具有补肝、养血、明目的作用,适合视力下降、夜盲、贫血患者食用;鸡心具有补心镇静的作用,适合心悸、虚烦患者食用;鸡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胆囊炎、百日咳患者有效;鸡内金具有健脾养胃消食的作用,对消化不良、腹胀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4、最佳汤类:鸡汤最优,特别是母鸡汤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冬春季饮用。
5、最佳食用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橄榄油、花生油等尤佳,植物油与动物油1:0.5为宜。
玉米胚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6%,人体吸收率高达98%以上,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其他的普通植物油,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用油。
6、最佳护脑食物:菠菜、韭菜、南瓜、葱、椰菜、柿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等。
总之,只要是全天然的,新鲜的,经过健康方式加工的蔬菜、水果、肉类、主食等,都是健康食品。选择这些食品时,应在平衡膳食的框架下食用。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7607  
爱心活力豆
19  
宝宝生日
2002-06-10 
地区:
街道:
学习了。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3653  
爱心活力豆
8  
宝宝生日
2009-09-18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学习了。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23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11-05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嗯,帮顶
可妈

硕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157480  
爱心活力豆
9  
宝宝生日
2008-12-02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学习了
豆豆妈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56745  
爱心活力豆
13  
宝宝生日
2009-04-27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Medal No.11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六类最佳食品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