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阅读了恬恬妈发表的关于让座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在英国殖民地香港乘坐公交车的经历,想与姐妹们分享一下: 那是1992年的春天的故事了,因为工作原因我被委派到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香港工作六个月,在去之前的某一天清晨,单位说要去一个地方听半天课,具体内容到了就知道了。我们一行12位将要去港的人员被送到了一个大门上飘着国旗,有武警站岗的,但是没有单位标牌的大门内下了车,有人将我们领进了一间门窗,窗帘都关着的昏暗的摆着桌椅的房间,我们几个同事面面相觑,都有点纳闷,这是干什么?神秘兮兮的。这时带领我们进来的那位先生说道:“这里是陕西省安全局,你们在赴港之前要上一次安全知识了解课,请大家坐好,下面放录像。”说完他走到前面的一个半截柜前,打开柜门,露出里面的一台电视机和下面的录放机,放了一盘录像带进去,电视上立刻显现出了繁华的香港,录像的内容讲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暴力,色情,欺诈,如何利用类似我们这样的外派工作着进行间谍活动的,如何进行暗杀,绑架,总之就是告诫我们香港是一个比我们国家繁华,先进,但又充满了恐怖和黑势力的地方,平静后面是杀机。 这次录像课给予当年的我的思想触动极深,以至于导致我后来放弃了留港的机会,回到了西安。 在香港我们每天上班都是座中巴车或者公交车,当时的香港中巴车是有空座才停车上客,坐满的不可再上客,所以从来都看不到有在中巴车上站着的人。每一路中巴车基本上都是4到5分中一辆,很快捷,车上也很干净卫生,每个座位上都有白色的座位套,自动投币式,前门上,后门下,只有司机一人,我上班路途5站路,5个港币。有时候我也座公交车去,公交车有两种,一种是有轨道的电车,也是投币式,前门上,后门下,只有司机一人在前门口开车,车是单层的,车上所有的座位是一个通铺似的在车窗下的木质长木板椅子,每趟车上的乘客都不多,每次都有座位座,但每次都有站着的不坐座位的人,但几乎都是男性,从没有发现像我们西安车上摩肩擦踵的现象。上车你会发现坐着的无论老沙都是清一色的女士们,站着的都是老少爷们们和少数几个年轻的美女们,刚开始我们不知此地的“规矩”,直到有一天,我们3人(其中有一男同事)结伴上班座有轨电车,上车后发现车上座位几乎都满了,刚够我们3人坐下,来了香港一周了,今天坐车人是最多的一天,还都是女的,他们好像还都认识都在相互交谈着,洗耳一听,原来她们全是菲佣,那天是她们的星期天要去广场聚会的。在中环站上来了一位老大爷,还提着一兜东西,向来乐于助人的我主动站起来并请他坐下,但他却说谢谢不用了,我一再请他座说不要紧我下一站铜锣湾就下车了,可他下面说出的话让我终身难忘,他说座位是给女士们和老弱病及儿童座的,男人们是不坐的。还反问我难道我觉得他老到站都站不住了吗?他还问我是不是台湾人。当我理解懂他的香港语普通话还站在那未作出反应时,我的同行的男同事已经从他坐着的座位上站到了老爷子的旁边,我沉思的坐了下来,这才明白为什么每次看见车上坐着的都是女人,即使座位都空着,男人们也都站着的原因了。这就是他们香港男人们坐公交车的“规矩”,让我看见了从英国小说中才能认识的绅士,这也许就是当殖民地缘故吧...... 下车后,我们3个为这位老爷子的言语讨论了一路,还有是不是台湾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