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6-12-29
- 帖子
- 458
- 积分
- 5163
 
- 经验值
- 4308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街道:
|
六、灵性教育的实践
灵性教育渗透到点滴生活中。教育需要我们每时、每刻、每日,孜孜不倦的服务和行动才能抵达教育的本质。当你同孩子在一起,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小小不经意的行为,都是在“教育”,你看着孩子的眼神,是充满慈爱的,还是漠然的?是随意的,还是有内涵的?灵性教育就是蕴含在这点点滴滴当中。灵性教育的基础是实践活动,是在与人、自然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实际能力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需在一日常规生活、游戏活动中习得,比如:同伴交往、师幼互动、合作性游戏、打扫、盥洗、进餐等等。我们有一块菜地,老师跟孩子同土地有着亲密接触的季节,从播种到收获,这个过程就是灵性教育的实践,这里面蕴含着对大自然所恩赐的一切报以感恩的情怀。
灵性教育渗透到教育方法的革新上。中国传统教育视野下的教师,其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以“教”为中心;现代新型教育观是以“学”为中心,教师不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在幼儿对某个事物发生疑问或兴趣时,老师及时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与孩子深入的探究事实,共同寻找答案,即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至此,教师和知识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在幼儿园的教育观中,也不应该设立标准答案。
灵性教育渗透到家庭中。再好的幼儿园都不能够取代良好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取代父母用心、用大爱去陪伴你的孩子成长。研究表明:父母经常与孩子拥抱、交流,享受亲情,这样培养长大的孩子从小对父母有归属感,在孩子2-5岁,12-15岁的两个反抗期,早教时期奠定的亲子关系会使这两个反抗期平稳度过。小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精神的效仿、在家庭中时时刻刻的潜移默化的教化远远比学校要深刻得多。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