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4 | 浏览: 1751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2、婴幼儿良好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人对社会的知识和技能的建构的基础。而从婴幼儿需要和心理发展来看,0-3岁是婴幼儿不仅有生理需要,还有交往、爱、探索等心理需要,不仅有知识的发展,还有情绪、动机、社会化和个性化品质发展。不仅有人格培养的问题、还有良好行为、习惯、情感、体能、自主性、社交能力的培养。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95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7-22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受益匪浅,感谢楼主的分享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3、早教应该融入点点滴滴的你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融入在孩子欢快的游戏中,融入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宝宝从刚刚出生到入小学前,这段时间的每一分钟都是那样的宝贵,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塑造宝宝健康的人格,让宝宝体验到更宽广的爱和自由,在这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起来的孩子必定是聪明、积极、勇敢、乐观向上的!不着痕迹,这真是早期教育的高境界了。
壮壮妈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8347  
爱心活力豆
7  
宝宝生日
2009-05-2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Medal No.11 妈网认证经纪人

收藏,好好学习下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14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帮楼主顶顶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想要做到不着痕迹又谈何容易?
作为一个关注孩子教育多年的人,我深深感到现在的教育好多已经偏离了方向。父母生怕孩子落后于人,又是请家教,又是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孩子每天晚上十一点前别想睡觉,连双休日也被安排得满满的。有的孩子只有十来岁就已经考取了好几十种证书,这样的孩子已经被无情地打磨成了一台学习机器。而好多机构名虽然也知道早教并不是让孩子参加培训,但经济利益让他们也和家长一直将孩子推进负担的深渊,让孩子失去天真的童年,创造力、想像力、动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培养。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比如识字和英语学习,孩子的情况参差不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作为家长这时候就不应该去比较,而是要发现孩子的长处,不一定都要千篇一律的去识字。早期教育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和原则,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求知的渴望,也都有识字的敏感期,只不过时间早晚不同罢了。所以,我们何必强求孩子在某个年龄上就一定要识字和学英语呢?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观察孩子的学习敏感期是否来临。当孩子指着告示牌上的字问:“这是什么”的时候你再开始教就非常合适了,当孩子想要听更多的故事,想要看更多的书时候,我们再去满足她的需要,因势利导,常常会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求知的兴趣。
    一切让孩子作主!让孩子来制定他的成长时刻表,而不是家长自己创建学习课程表。理想的早教活动应该是由孩子自发学习状态向自觉学习状态慢慢转变,慢慢过渡的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细水长流”的早期教育,做家长的也完全不用去跟其它的孩子比较这个过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心智成长的时刻表,我们只需留心观察,全力配合孩子度过每一个敏感期,让其在每一个敏感期过后,能力有量的提升或质的飞跃,那才是我们早教的真正意义所在!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五、早期教育的归属
    如果我们考察教育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教育经历三个阶段:过去教育、现在教育及未来教育。过去教育是原始性的,即野蛮教育。当然,这个野蛮不是打架的意思,因为原始也可以说成野蛮教育。第二个是现在教育,现在的教育是知识教育。第三个是未来教育,未来的教育将是充满灵性的教育。所谓灵性的教育,也可以阐释为“心灵教育”。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停留在知识教育阶段。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他们积极地给孩子报各种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也就是让孩子从出生开始认字,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 当知识填满一个孩子的脑袋时,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却可能离幸福很远。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 ),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父母的目光不能只盯在暂时的成绩上,孩子要进行的是一场人生的、持久的接力赛,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只有解决了教育的关键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积蓄竞争力,打好持久战! 所以在孩子0—6岁的时候,其实应该更重视孩子内心的教育,而不是说给他们轰炸大量的知识。


[ 本帖最后由 蓝精灵@xa 于 2010-12-21 09:26 编辑 ]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因此,幼儿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一定是培养孩子的品格、灵性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对美和知识的渴望,是一种内在气质的培养,而这些元素都不能用功利性的尺子去量化,是我们肉体的眼睛看不到的,需要我们用内在的眼睛去体悟的教育目标。0-5岁这个早期教育阶段,教育者其实是在播种,播下灵性的种子。什么是灵性呢?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29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7-17 
地区:
街道:
学习了,我真该好好想想了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533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8-08-31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目前我们的重点还停留在喂养阶段
真正教育还没开始  

感觉 任重而道远呀  嘿嘿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灵性是心的一种属性,我这里用自己定义概念从多种角度去描述灵性:灵气、灵秀、灵慧、灵光、灵感、灵智,灵巧、灵窍、灵涵、灵门、灵质等等。人是“万物之灵”,植物具有生长的能力,动物具有感官的知觉能力,而人的独特性在于拥有灵魂,即灵性;灵魂是上天恩赐的宝石,即使最博学的人也无法领悟其奥妙。“真正的生命不是肉体的生命,而是灵性的生命,灵性仅属于那些心灵纯洁的人,属于那些畅饮了信仰之水、分享了确信之果的人。”
     灵性教育也可以阐释为“心灵教育”,根据教育者自身“灵性层次”的不同,其理解的高度也不同,把它再具像一点,可以是美德教育(德性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关乎人的身心关系之教育。再高一层次的理解可以是:灵性教育是借助神性的力量不断净化人的灵魂,使其天使的一面战胜动物的一面,从而达到精神和道德完美的境界,这有别于世俗教育中道德培养的表面性和无根性。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灵性教育”关注生命成长,作为一种至高至美的教育,她体现的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追求形式:
    首先,灵性教育需要坚实的实施基础,她体现了人们对“真”的追求。这种“真实”至少涉及三个方面:其一,教育者要充满人文关怀,决不能只是一味填鸭式的知识传授;其二,教育者要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让孩子将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习惯,而不是被动接受新知的机器;其三,我们的教育材料必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有着真实的时代意义与人文熏陶,而决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人物榜样与目标的追求。
    其次,灵性教育需要良好的实施情怀,她体现了人们对“善”的追求。自古以来,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可谓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当今,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却只是对知识或是技巧的追求,说白一点,培养的只是一批合格的适应社会的“知识性工具”。所以,通过灵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意识,不断感悟“善”所蕴含的纯美真义。这种善的教育,这种灵性的追求,关心的正是人的发展与健全,触及的正是人的心灵与智慧的和谐统一。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再次,灵性教育需要灵动的实施要求,她体现了人们对“活”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活的思维,活的技巧,能够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激发出学生生命所折射的蓬勃与朝气。在教师的熏陶与感染下,孩子们的眼光活起来了,脑子活起来了,身影活起来了,整个生命的脉搏都将兴奋地跳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使教育充满着生命流动的光彩,散发着生命无限的魅力。
    最后,灵性教育需要理性的实施归属,她体现了人们对“爱”的追求。灵性教育有着神圣的追求,简言之,那便是爱,一份博大精深、真诚执着的爱。就“灵”字而言,本身有“巫”的解释。《楚辞•九歌》中言“灵兮服,芳菲菲兮满堂。”王逸标注:“灵,谓巫也。”众所周知,巫能通神,我想,这种走向神性,引导神圣工作的,或许也只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能够胜任了。对于这一点,其实不少的哲学家、教育家亦是极为赞同的,他们感言:教育的伟大,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物;教育的伟大,更在于她挖掘出了人性中最诱人的,最闪光的,最令人回味不尽的东西——那便是爱。这,才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境界!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01-01 
地区:
阎良区  
街道:
阎良区  
很支持斑竹的做法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六、灵性教育的实践
灵性教育渗透到点滴生活中。教育需要我们每时、每刻、每日,孜孜不倦的服务和行动才能抵达教育的本质。当你同孩子在一起,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小小不经意的行为,都是在“教育”,你看着孩子的眼神,是充满慈爱的,还是漠然的?是随意的,还是有内涵的?灵性教育就是蕴含在这点点滴滴当中。灵性教育的基础是实践活动,是在与人、自然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实际能力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需在一日常规生活、游戏活动中习得,比如:同伴交往、师幼互动、合作性游戏、打扫、盥洗、进餐等等。我们有一块菜地,老师跟孩子同土地有着亲密接触的季节,从播种到收获,这个过程就是灵性教育的实践,这里面蕴含着对大自然所恩赐的一切报以感恩的情怀。
灵性教育渗透到教育方法的革新上。中国传统教育视野下的教师,其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以“教”为中心;现代新型教育观是以“学”为中心,教师不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在幼儿对某个事物发生疑问或兴趣时,老师及时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与孩子深入的探究事实,共同寻找答案,即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至此,教师和知识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在幼儿园的教育观中,也不应该设立标准答案。
灵性教育渗透到家庭中。再好的幼儿园都不能够取代良好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取代父母用心、用大爱去陪伴你的孩子成长。研究表明:父母经常与孩子拥抱、交流,享受亲情,这样培养长大的孩子从小对父母有归属感,在孩子2-5岁,12-15岁的两个反抗期,早教时期奠定的亲子关系会使这两个反抗期平稳度过。小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精神的效仿、在家庭中时时刻刻的潜移默化的教化远远比学校要深刻得多。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Rank: 1

经验值
3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长安区
我带宝贝也上了一段时间早教,我觉得受益匪浅。上课时家长陪同,还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宝贝的近况,老师都会做出详细的解答。

Rank: 1

经验值
3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长安区
我在大风车上的。有需要的可以和他们联系

[ 本帖最后由 亮亮的妈妈@xa 于 2011-1-17 21:17 编辑 ]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每一位父母都有义务尽一切努力教育子女,从婴儿时期起,孩子就必须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培育。这样,他就会成长、发光,赋有智慧与学识,拥有良好的品格。如果父母忽略了这件事,他们将在冥冥之中受到严厉的谴责。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如果不注重家庭早教,错过孩子个性、智力、情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孩子的成长,幼年时期形成的不良习性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其丰富的潜能也得不到应有的开发。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3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每一位父母都有义务尽一切努力教育子女,从婴儿时期起,孩子就必须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培育。这样,他就会成长、发光,赋有智慧与学识,拥有良好的品格。如果父母忽略了这件事,他们将在冥冥之中受到严厉的谴责。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如果不注重家庭早教,错过孩子个性、智力、情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孩子的成长,幼年时期形成的不良习性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其丰富的潜能也得不到应有的开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自己对早教的理解希望对大家育儿有所启示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