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12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98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1-13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楼主
发表于 2011-3-13 20: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前两天看一篇报道说儿童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耳聋,现在中国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儿童耳聋每年都会增加三万人。还报道了一个可怜的妈妈,大儿子因为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耳聋,二儿子感冒后去医院,医生让服用青大霉素,妈妈说大儿子就是服用了这种药耳聋了,医生 不屑一顾的说:“不可能,给他吃吧”,二儿子服药后没几天也耳聋了。
      我整理了一下北京儿科专家崔玉涛关于家庭常见病的一些处理方法,希望妈妈们能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不要再听无德医生的忽悠,在宝宝身上乱用药,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一、感冒认识的误区
1、感冒一定要吃药
感冒引起的原因大多分为细菌性感冒、非细菌感冒、受凉等原因产生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效,对其他原因引起的感冒无效。感冒大多也有3-5天自愈期,期间可进行观察。
2、消炎药能治感冒
消炎药(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其他原因感染无效(95%的都是非细菌的,但现在90%都用了抗生素)。消炎药不能治感冒,只能缓解症状,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抗生素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去服用。
所谓的超级细菌就是经过抗生素的洗礼,存活下来的细菌,不要一有病就用抗生素,一好就停了,一定要用够时间,用够量。这样才能杀死所有细菌,否则有可能使未杀死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就形成了超级细菌。
我们在吃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疗程来,另外多种抗生素最好不要混合乱吃。只针对细菌感染的情况才使用抗生素,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罗红霉素等都是抗生素。
服用药物一定要尊医瞩,不能听信别人或朋友的介绍服用,因为有可能原理不一样
3、感冒药能少吃就少吃
现在感冒药都是化学制剂,含有复合成分,吃多了对人体有伤害,不能把抗生素当成感冒药,这条说法是正确的。
4、感冒药对感冒有预防
感冒需要3-4天的自愈时间,感冒药对感冒没有预防作用,现在药房中大多数的中药都含用西药成分,中药对急性的疾病不易立秆见影。
5、输液(打针)比吃药好得快
输液不是最安全的感冒治疗方法,输液易产生严重输液反应。可以从显微环境下看到有异物进入人体内,脏东西很多。在静脉输液中,过敏的机会明显增多,可能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我们可以通过局部治疗,能不输液就不要输液。在国外除非非常严重的病症才会使用输液的办法,否则很少使用。
绝大部分的感冒,都是非细菌性感染,不能吃抗生素,也不能输液。使用输液治感冒就相当于用大炮打蚊子,蚊子不一定打死了,但是身体可能会打得千疮百孔。据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的孩子静脉输液的比吃药的孩子还要晚半天才好。
感冒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不需要马上去医院,以防止与其他疾病交叉感染,只有细菌性的感冒,如出现频繁咳嗽、流黄浓鼻涕才是细菌感染,应去医院。即使去医院,应该先进行局部治疗,而不是进行静脉输液
二、感冒药用药的安全
1、记住所服用药的成分名而不商品名,因为医生过开处方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商品名称的不同而造成重复
2、记住自已所服药的单位、剂量是多少,不要以片,毫为单位
3、严格按照药品的说明书使用
4、不要盲目追求使用新药。因为新药往往没有人体试用的效果,因为新药一定药性比原来的强,但是副作用不一定马上就显现出来,有的有可能要几年十几年才显现出来。
5、用药要认准国药准字号尤其在存在促销问题的药房购药时
三、发烧的认识误区
   1、发烧一定就是坏事
      ——劳累、剧烈运动、脱水也会造成人体发烧,不一定感冒才引起发烧

发烧是大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造成的体温升高。


发烧是人体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是对人体有利的。


所以年纪大了还能发烧,说明身体机能不错。因为婴儿、老人发烧能力较弱。


发烧也反应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2、一发烧就应当马上去医院看医生,希望把体温降到正常
      ——看医生的目的不是降温,而是了解导致发烧的原因。

相反37.5℃~38.5℃是人体免疫系统最活跃的时期,有利提高人体抵抗力。


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发烧会造成人体虚脱,所以要补充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三天观察期

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精神状态与平常没有太大区别的前提下,可在家先观察三天。


(38.5℃是人体发烧的警戒线,如果3-6岁小孩超过38.5度会出现高热惊厥现象,成人很少出现。)

          ①普通感冒极期就是三天,三天左右的观察期可以对病情有一个好的判断。
          ②立即去医院做验血等辅助检查是不准确的。因为发烧后,体内动用免疫系统对抗时需要时间的。

通常24小时后血液中才会有所反应,辅助检查的指标才能准确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3、发烧会把脑子烧坏
      ——发烧不会导致炎症的产生,有了炎症才会导致发烧。

有时后遗症或脑子烧坏是因病毒细菌侵入,导致脑炎,这时发烧也不可能低于38.5℃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98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1-13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回复 多多宝1 的帖子

十、误食药物的处理方法:

催吐(送医院之前必须这样紧急处理)。
误食药物(液体)的处理方法:吃生鸡蛋清,能尽可能吸收消化有害物。
家庭中的药物要妥善保管好,不要放在小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
在急诊室里,小儿误食药物的病例常可见到,主要是由于家长粗心大意,未能把药物妥善地保管好,以致不懂事的小儿拿到了误服。也有的是因为小儿有病,家长在喂药时误将其他种类的药物给小儿喂下。小儿误食药物后怎么办呢?
家长不要一发现小儿误服药物后就惊慌失措,要冷静下来搞清小儿大概服的是什么药,服了多长时间,这对于治疗处理很有帮助。如果小儿服药的时间不长,在4~6小时之内,家长可以在家里立即采用催吐方法,使小儿把存留在胃内尚未消化收的药物吐出来。方法是: 家长用一根筷子轻轻触碰小儿的嗓子后部(咽后壁处),小儿会感到恶心而引起呕吐。为了更好地催吐,可以让小儿喝些清水,反复催吐几次,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药物的吸收,避免引起药物中毒的发生。但是如果小儿服入的药量过大,时间过长时,特别是当小儿已经出现中毒症状时,家长必须立即送他们到医院抢救治疗。
防患于未然很重要,为了防止小儿误服药物的事件发生,家庭应该特别注意保管好家里存放的药物,将药物放到小儿拿不到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剧毒的杀虫剂更应妥善保管。在给小儿服药时应该养成先看药名,查对后再喂服的习惯,万万不可马虎从事,以免由于一时疏忽而给小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危害。
十一、颈背部意外伤的处理方法
人摔倒了不要急着搬动,要鼓励自行活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一般来说二次伤害比一次伤害来的更加严重。
十二、孩子意外伤怎么办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会翻身的时候,就有可能从床上跌落。尤其是孩子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强,老想抓东西,摔伤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对策:医生提醒,父母亲最好准备稳当安全的大小凳子,尽量不用折叠椅,床的两端最好有护栏,坐在小车、高脚椅或其他较高的地方,身边最好有人看护。另外,在家具的边缘、有凸出部分的柜子、有尖角的窗户上加装防护设施,如包防护棉垫,防治小孩磕伤。
  摔伤或者磕伤后,如果产生伤口,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十三、鱼刺卡喉怎么办
     鱼刺卡喉喝醋或吃东西下咽是不正确的,如果咽下去就下去了,如果倒插在喉部很容易造成咽喉感染,应该去医院就医,医生会用专用镊子拔出来。



宝宝妈

博士

Rank: 16

经验值
399261  
爱心活力豆
62  
宝宝生日
2007-09-22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太乙路街道

Medal No.11 手机直播达人 智慧女王

帮顶!!!

skysky281

硕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158773  
爱心活力豆
154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乐游女王

帮顶!!!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98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1-13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呵呵我觉得内容很实用的,可是大家关注度不高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感冒、发烧、腹泻的家庭处理方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