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9-10-31
- 帖子
- 3001
- 积分
- 20977
   
- 经验值
- 20977
- 爱心活力豆
- 5
- 宝宝生日
- 2009-12-04
- 地区:
- 碑林区
- 街道:
- 东关南街街道
|
前几天看见宝宝耳朵里有很多耳屎,就萌生了给他取出来的念头,但是现在才知道,这是不对的。发上来大家看看吧!
不要随便挖耳屎
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既能保护外耳道皮肤,同时又能粘附灰尘和小虫等异物。
耳屎在空气中干燥而结成黄白色薄片,当咀嚼及张口时就会自然排出。如果耳耵聍分泌过多就会形成糊状耳屎,与灰尘等凝结成块阻塞外耳称为盯聍栓基。如果栓基积聚过大就会感到外耳阻塞、听力减退、耳痛等。一旦耳道进水会使耵聍潮湿膨胀,会引起耳痛和耳道发炎。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又称耳垢。耵中脂肪含量较多,水分蒸发后积聚起来为一层层薄薄的耳屎;有时油脂不一定干结而呈半固体状态,可自外耳道流出,误认为脓液,当作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其实,脓液有臭味,而油状耳垢无气味。
有的家长喜欢用发夹或者火柴梗去抠挖耵聍。虽然在眼睛的直视下进行操作,但毕竟没有像耳鼻咽喉科医生头上带了额镜,孩子耳上套了耳镜,且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婴幼儿期外耳道窄小而且皮肤很薄。如果用未经消毒的发卡小棍等物挖,不仅易划伤皮肤,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疖肿或者外耳道炎。由于外耳道皮肤直接与骨膜相连,缺少皮下的缓冲组织,皮肤发炎时就会刺激神经未稍引起剧烈疼痛。
所以家长不要替孩子挖耳,尤其发现小儿有耵聍积聚,应到医院由医生用器械取出。平时注意勿让水进入耳道,保持外耳清洁干燥,片状耵聍能保护外耳,千万勿自行掏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