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0 | 浏览: 83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386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4-10-09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22: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许多他娘 于 2011-6-21 22:33 编辑

总是为儿子挨打后不还手而焦急,自从上了幼儿园,身上的青块就没断过。
我也教过很多次,让他还手,但胆小,不敢。
今天从幼儿园接出来,老师说儿子打了小朋友一巴掌,那个小孩是班上调皮的孩子,经常听儿子说,踢他了,打他了之类的。
回家后,儿子说小朋友踢了他一次,没还手,第二次,也没还手,第三次,就打了一个嘴巴子。儿子又解释说,他是听一年级的小朋友说受了欺负要打一个嘴巴子的。
我问他最后的处理结果,他说给小朋友道了谦。我问他知道错在哪了?儿子说不知道。
教孩子不还手吧,家长不忍心看孩子挨打,还手吧,可能会有过火的行为,孩子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该怎么样教育孩子,挨打后,是还手,还是不还手?


Rank: 2Rank: 2

经验值
926002  
爱心活力豆
76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一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要有的
诣涵妈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13449  
爱心活力豆
27  
宝宝生日
2010-11-22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Medal No.11 美食探店先锋队队员

顶楼上的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20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挨打才还手、自我保护这些都有点儿消极了,我的看法是——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瑞丽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7503  
爱心活力豆
24  
宝宝生日
2007-11-04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张家堡街道

Medal No.11

naturekids 发表于 2011-6-21 23:09
挨打才还手、自我保护这些都有点儿消极了,我的看法是——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

但是你在学校,如果主动动手的话,老师会说的。
所以现在的孩子很难教的。

Rank: 2Rank: 2

经验值
72395  
爱心活力豆
44  
宝宝生日
2008-05-05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Medal No.5 Medal No.11

小宝贝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锻炼呀,毛豆也经常挨打,偶尔会学样打回去。因为他们表达能力有限,动手最直接,呵呵
但这都不是解决办法呀,莫名其妙被打一拳,成人也会愤怒的。对于爱动手打人的宝宝,估计他的妈妈也头疼,没少挨教育,做为被打的,还是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的:比如迅速跑掉、抓住对方的手……反应快有帮助,多加练习吧,呵呵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20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并不是让孩子主动动手。所谓“没事别找事,有事别怕事”,遇上欺负人的,最重要是在气势上压制对方,让对方不敢动手。切记,这要靠家长的言传身教。自己孩子爱了欺负,家长只会茫然、找老师、教孩子下次跑开,孩子学会的就只是这些了。将来孩子长大还遇见欺负人的怎么办?上了小学、中学,社会上的小混混多的是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386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4-10-09 
地区:
街道:
该怎么自我保护呢?
我也教过让孩子躲开,但下次还会挨打。
还手吧,胆小,不敢还,好不容易还击一次还被找家长,孩子也很害怕。
老师哪能看到每个孩子,只要不闹,老师也会装作看不见。
上小学后同学更多,老师也不可能看得那么紧,该怎么办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83488  
爱心活力豆
19  
宝宝生日
2008-11-01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过来学习学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挨打后,该不该还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