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盐丁儿@xa 于 2011-8-15 23:51 编辑
今天听到一个朋友向我诉苦,因为给最好的哥们装修,他们俩成了冤家,现在的关系很别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变。他为此还赔了2万元,但对方依然埋怨他。
我了解了大概的情况: 一是装修方本来很忙,无法分身不想接这个活,但客户方因为只愿意交给自己最好的哥们,所以他只能勉强接受,但监理工作确实没做到位。 二是客户方夫妻两人的意见本身很不一致,老公没有时间,一切执行都交给老婆,但老婆又不愿意下工地,变数又大。双方的意见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乙方反复拿出了几十张图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导致了效率低下,局部返工等情况。
搞装修的朋友说,他也感觉自己很对不起哥们,但又不知道怎样挽回。因装修引起的甲乙双方纠纷、夫妻双方矛盾总是很多,我回忆了下自己的几次装修经历,我跟装修方的关系处的都很不错,所以总结几点:
1、不要着急。跟上面这个案例一样,如果甲方不是过于着急,能等乙方腾点时间出来再干活,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房子闲几个月虽然会有损失,但装修毕竟是大事,我们都希望干得从容、完美。甲方也一样要付出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参与,当甩手掌柜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2、充分沟通。夫妻双方需要充分沟通,甲乙双方也需要充分的沟通。有时候甲方有些想法说的不够清楚,乙方施工之后甲方又要求改,这样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但如果不改,乙方会憋出病来。但是改动的想法请一定在施工之前,因为确定方案是业主自己的职责。即使已经施工了,如果一定要改就尽早改吧,损失小,越往后损失更大。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表达。装修过程中方案有改动是很正常的,也不可能每次都重新出图纸(很多家装为了节省费用都未必出正式的图纸),但是我们即使用口头说,用铅笔画,也要完全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先说出来,双方再一起来论证可行性,一致通过之后再来施工,这是件很正常很简单的事情。如果感觉没说清楚就继续想办法、找工具来表达。形的问题好解决,画示意图。我到工地的第一天就跑了很远买回一盒粉笔,随时随地跟监理在墙上画图沟通。还有一次装修因为涉及到顶的结构,用手去指感觉太笼统,我特意买了一支激光笔来确定具体的位置。色的问题就是提供色板。我曾经要求木门刷成核桃壳色,结果刷出来的是铁绣红。后来木工又用了稀释剂来擦,总之最后改好了。我的结论是:避免“核桃壳”这样太生态的表达方式,南北核桃的颜色肌理都有差异啊,应该提供更准确的色标(色板)。我后来的装修经历中曾经从公司缷过一扇小柜门,要求照样染色,这总没错了吧。
3、专业分工。不要期望施工者能够拥有设计师的专业性。在一次营业用房的旧房改造中,我曾经让装饰公司拆掉旧灯换上了新的,后来发现亮度不够,旧灯又重新补上了。装饰公司有抱怨,我说:亮度够不够,你们的专业意见在哪里?什么样的面积和高度,就需要多少流明的亮度,灯光设计你们应该更专业。虽然装修公司当时也承认他们有失职,但是后来我也反思了,我找的乙方主要是施工者的角色,他们有义务论证施工的可行性,但不能强求他们对视觉效果负责,毕竟设计是设计师的事情。对施工者来说,按图干活是他们最期待的。
4、自购主材。主材是很大开支,所以说业主必须要亲自去买。或者说你要了解到底价,再按价格来验收。反正我那时候跑市场,随身带着卷尺、笔纸和户型尺寸图,现在大家的手机都能拍照就更方便了。比如面盆、龙头这些涉及到个性化的东西,业主往往关心好好不好看,耐不耐用,会自己去买,但板材、合页这样的东西又涉及到质量的根基,所以还是要自己去跑市场,摸行情。有些材料是不一定有现货的,必须提前订,比如壁纸。如果到最后再去现买又拿不到现货,最后将就着买,也会造成遗憾。如果材料商要求付订金,就要提问约好,万一到时候无法交易,订金能否退回。有些订金是可以退的。
5、不必强求。装修是个无底洞,业主往往会超支,总想买更贵更好的材料。实际上应该现实一些,给自己定个上限,超于这个上限的就不予考虑,只在能接受的价格区间里选,这样子会省去很多时间,也会省去很多纠结烦恼。也别落下收尾物件没钱买的后患。我去买浴室毛巾杆时,商家就说:一般的业主这时期都已经把钱都花的差不多了,到我们这儿就是凑和着买。
这些文字是现写的,整理的应该还不够全,改日想全了再添加吧,期待各位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