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9-12-22
- 帖子
- 553
- 积分
- 3915
   
- 经验值
- 3915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11-01-01
- 地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数学辅导员 于 2011-11-16 15:01 编辑
[另类教育] 阅一下即可
“狼爸 ”体罚教育三子女上北大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在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近日,“狼爸”萧百佑遭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萧式教育哲学
“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萧百佑曾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他的四个孩子中,长子和长女于2009年分别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二女儿也在今年夏天成为哥哥姐姐的校友,最小的女儿目前读高二。在“狼爸”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
据萧百佑介绍,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时,就必须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打孩子’不是像说得那么简单。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我认为,是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错的是新错还是重犯。错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时候不能有不良的反应。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罚后的决心。”萧百佑说。
萧百佑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强烈,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明白规矩。“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我都是以打为主,”萧百佑说,“但孩子到了12岁,为人品行已经基本成型。此后,我就完全依靠说教。”近日,“狼爸”萧百佑遭到众多专家、学者一些列的尖锐质疑。
“狼爸”语录
■有兴趣可以,考上大学再来跟我谈兴趣!
■我绝不无缘无故打,绝不突然袭击打。我是在朗朗乾坤中示理,在凛凛威仪下施治。
■ (不能随便吹空调)孔子孟子没空调,我小时候也没空调。挥汗如雨才知将来用什么来换舒适。
■从效果来看,所有经我手调教的孩子,都能一日千里。
答疑1
是否在倡导“奴性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
萧百佑用“打”的体罚方式,会使孩子成为唯唯诺诺、没有独立思想的人,本质是一种“奴性教育”。
“狼爸”回应:在0至12岁孩子的性格中,动物性占主要成分,很多行为都是在无意识下进行的,所以要用鸡毛掸子给他立规矩;12岁至18岁,孩子的“人性”渐渐占主导地位,懂得是非曲直;18岁之后,孩子才有社会性的表现,才有社交需求。“我只不过在孩子年幼时,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萧百佑说。
答疑2
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乐?
作家张姬雯:“狼爸”萧百佑定下了“严苛”的家规,孩子们只要触犯,就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在“狼爸”的管理下,孩子不可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狼爸”回应:孩子对快乐或痛苦的认识是建立在与其他孩子对比的基础上:别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乐;反之,则痛苦。所以,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乐。“现在,他们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学生阶段取得了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后他们在回忆童年时,肯定认为是快乐的。”
答疑3
是否忽视孩子内心?
特级教师黄侃:“狼爸”的三个孩子考上北大,但他们的心里也许比较压抑。无论怎么“打”,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我希望“狼爸”萧百佑能与孩子多沟通。
“狼爸”回应:之所以动手打孩子,是出于对子女的爱。萧百佑表示他并非像外界描述的那么“冷血”,“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也并非他的原话。萧百佑说:“我敢说,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负责任的父亲。”但他也表示会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日后会与孩子做更多沟通。
据《扬子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