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36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43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5-10-24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0:2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起跑线应该由终点线决定

    前几日,搜狐”2011教育年度盛典之《圆桌星期二》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近30位各教育领域的专家就父母教子艺术、家庭教育方案设计等方面话题进行共同探讨。
    在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们不缺乏好的学习成绩和各种各样的艺术特长,而是缺乏一个阳光健康成长的精神环境,而缔造这个环境的主要较色——“家庭”则处在种种的困惑和迷思里。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将孩子导向健康灿烂的未来?“让孩子移民是减压的最好途径吗?”对此,我认为“起跑线是由终点线决定的”。
    大家请看一组数据2005年到2006年美国读高中的人数是65人,到了2010年--2011年出去的人是6720多人,相当于100倍的增长。前段时间我也去了新奥尔良高中、大学招生办会议,他们也是非常惊讶的说,为什么中国孩子要飞半个地球到我们这边来读书。的确在很多的教育或者价值观方面,他们对中国孩子不理解,甚至很多高中总共就有100或者200个学生,现在差不多一个班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是来自中国的。他们当然也在适度的控制中国孩子的量,但没有办法,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美国教育方面的投资的越来越降低,中国的确就像刚才所列的数字一样,已经成为第二大的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
    是不是移出去就好?我感觉学校教育还是有限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三足鼎立的。我们之前在国外也做过第二代移民目前的现状调查,第二代移民通常会产生个人价值的自我认同的混淆。我也见过一个孩子,是个混血儿,13岁。有点像墨西哥人,所以放学之后经常跟墨西哥人在一起玩。14岁正好是初、高中建立朋友圈的时候,这时他并没有找到他到底是谁,他从哪里来。国外的人对你的价值观,对东方人本来也有一些误解,或者一些刻板的印象在里面,他很难融进去。这时我赞成无论是在哪里学,国际只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划分,或者经济的符号,完全不是任何身份或者是象征。
  其实有志愿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家长还是要放眼未来,比如现在的孩子都学英语,当所有的孩子都会说英语的时候英语是不是竞争力。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现在只会背句子,别人家已经会背短文了,我的孩子是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我说起跑线是由终点线决定的,也许成年之后这5个单词就不再是任何障碍了。很多时候家长还是需要放眼未来,而不仅仅是盯在现在的某个决定。如果决定孩子出国要回来,你就要考虑20年后他在全球化经济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成为职场的精英或社会的精英。
    我也是母亲,一直在国外育子比较久,回来之后发现中国的家长真是太紧张了。我记得7个月的时候还去滑雪,从来没有穿过隔离服。我感觉我周围的同事怀孕3个月的时候连动都不敢动。现在孩子没有出生就已经紧张到这样,我非常担心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会给孩子多的压力,而且母亲跟孩子始终会有纽带的关系,你的压力很容易传递给小宝宝,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的时候。希望放松的同时还是要享受,享受作为为人母的快乐,就像所有的老外一样,扛着三个孩子还可以周游世界。
    中国孩子的成功,不是眼前,而是未来,通过真正建立中国孩子的国际化未来领导力,来适应移民后的国际接轨,充分利用体系化教学,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完美结合,帮助更多的中国孩子走向世界。


是个妈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234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记号慢慢看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70959  
爱心活力豆
6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Medal No.11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已经被推翻,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坚持到终点。

Rank: 16

经验值
349515  
爱心活力豆
27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坚决同意楼上噶、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起跑线应该由终点线决定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