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7
- 注册时间
- 2011-8-21
- 帖子
- 4493
- 积分
- 40979
  
- 经验值
- 40979
- 爱心活力豆
- 5
- 宝宝生日
- 2010-04-12
- 地区:
- 新城区
- 街道:
|
主角:家里有2个宝宝,姐姐5岁半, 弟弟2岁。有点偏执狂的奶奶。倔强的妈妈。
故事起因:姐姐的幼儿园是典型的学习型幼儿园,现在已经大班快毕业了,从大班开始就加入了大量的小学知识,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千位数加减了。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7点起床去幼儿园,下午5点半放学,回家是没完没了的作业,周六周日早上还是7点起床,8点半---9点半上英语课,周六下午打乒乓球,周日下午上唱歌及舞蹈课,用时3小时。基本每天没有玩耍时间。就这还是在妈妈强烈的反对下减掉了周一和周三晚上的两节舞蹈课。
就孩子如何教育问题,现在成了家里主要矛盾所在,因为女儿从小在老妈身边长大,所以即使2岁回到我们身边,也是老妈直接跟了过来,直到现在,我只有掏钱权,没有做主权。眼睁睁看着老妈把女儿教育成了一个极其叛逆的小姑娘。
我一直在想,到底学前的书本教育有多重要?有研究表明,只是一个简单的分清自我左右和他人左右,是7岁,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女儿在写字的时候一会从左边起笔一会又成了右边。就像这样小小的错误而引发老妈一顿臭揍的事情不胜枚举,可怜的小小的5岁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没完没了的学习学习学习,稍微有一点反抗不是打就是骂,而她身上对学习所显现出来的逆反心理也是逾趋严重,让我深深的担心真的到了上学的时候,那些已经被折磨殆尽的学习积极性该如何才能从新激发出来。而老妈的这种粗暴管理,又将对她以后的人生造成多么深远的伤害呢?
于学龄前儿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开朗、自信、健康、积极的品质。而会不会1+1,能不能写自己的名字,难道不是上学以后该干的么?现在很多幼儿园和家长都在叫嚷“鸭梨鸭梨鸭梨”在鼓吹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难道真的是在帮助孩子么?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和我女儿过着同等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们,有多少是表达出强烈自主学习欲望而非被老师父母逼迫的?有多少是快乐自信的去写字算数的?我女儿彻头彻尾是被老师和老妈逼的,而我没有任何发言权。任何反抗行为会被老妈打上“不孝”标签加以四处宣扬。
接下来谈谈儿子,对于儿子,我深深的吸取了姐姐的教训,所以从生下来就不给老妈放权,亲力亲为的教育他,说爬行对婴儿发育非常好,就让他爬,只要不是危险地带,随便爬,所以儿子当时成了小区里“最脏”的孩子,不到10个月,上楼下楼,从来没有一个闪失。从小就引导他自己动脑解决问题,不用听话,自己找方法。所以现在儿子非常有主见,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睡觉,自己看书自己玩玩具,大人有时间就过来撒个娇让你陪他玩,看到大人忙,会主动过来帮忙,比如剥个蒜皮拿个碗扔个垃圾什么的。而且,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我发现,在这种刻意的引导行为下,儿子自主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经常是姐姐听着英语碟,他在旁边直接学会了。另外,儿子也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动手能力,不到2岁,自己的遥控车开关,便携DVD开关,电动摩托车驾驶等等,演示几遍马上就能操作。待人接物也相应的比同龄的孩子老到很多。我和老公在这件事情上维持了高度的统一,并且咨询了几位当老师的朋友。决定上学前坚决不逼迫孩子学习任何书本知识,坚决执行寓教于乐,除非他自己喜欢,否则绝不逼迫!而大量的阅读、郊游甚至每年几次的旅游是一定而且必须的。对于孩子,高情商比高智商还要重要吧?智商没法培养,但情商是可以后天操练的。想想我们从小到大的历程,到今天为止,那些代数几何函数神马的,有多少是实用的呢?而待人接物察言观色以及头脑反应等等,不是要贯穿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东西么?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都侧重于未来会没用的东西而放弃影响孩子一生的黄金教育时机呢?
|
-
总评分: 金币 + 22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