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8-12-3
- 帖子
- 115
- 积分
- 1097
  
- 经验值
- 1081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05-12-01
- 地区:
- 其他
- 街道:
- 其他
|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其身心發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給予適時的肯定及鼓勵,如鼓掌、摸頭、親吻等,都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朝著正向更加努力,對於日後的學習態度及人格發展也有所影響。 三歲的小敏興致勃勃地拿著自己剛完成的圖畫,想向正在忙碌做飯的媽媽口中得到些許讚美與肯定,不料媽媽看了看圖畫一眼卻對小敏說:「你不知道我現在忙著煮菜嗎?為什麼挑這個時候來煩我……」,只見小敏眼眶泛著淚水失望的回到自己房間。
諸如此類的親子關係,在現代忙碌的社會型態中不斷上演,父母親不經意的一句話甚或一個不悅表情,都會深深的擊碎小朋友稚嫩的心靈,對於幼兒人格發展及日後學習態度,皆具有深遠的影響。
何謂肯定?
就廣義的層面來看,「肯定」應為對某件事物或某人的言行,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與贊同,而給予適當的善意回應。而這種回應對於天真無邪的幼兒,往往具有巨大的正面效果,除了激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樂於表現自我分享創作成果,更可以端正學習態度,永保學習的熱情。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其身心發展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其次是親友、學校的老師、同學及朋友等均具有影響力。孩子明亮的雙眼如同一部錄影機般,不斷探索、攝取周遭人事物的變換,因其心智無法分辨好壞善惡,所以大人對小孩肯定的程度,若表達錯誤或給予不當訊息時,亦將可能造成孩子負面的學習效果。
在正確肯定下的孩子充滿自信心,父母應常以口頭嘉勉或肢體語言(如鼓掌、摸頭、拍肩、親吻等)鼓勵孩子,讓孩子心裡產生榮譽感、責任心而更努力向上。激勵孩子的努力,莫過於給予一個適時強而有力的肯定。
何時該給予肯定呢?
生活中孩子的哪些事和行為是值得給予肯定的呢?
1.當孩子以全神貫注的精神,專心從事某項事物時,不論成功與否,都值得給予嘉許與肯定。
2.當孩子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心愛的事物,甚至一段難忘的經驗時,父母都應在言語與行為上給予一個立即肯定的讚美。
3.從小教育孩子應有的禮貌及負責任的態度,當孩子遇師長親鄰能主動問安道好、扶助弱小等,皆足以證明其已具有良好的生活規範,則應適時給予肯定的鼓勵。好的禮儀到處受人喜愛,將伴隨著良好的人際關係成長。
4.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新鮮好奇心永遠跟隨著,當其對父母年長者等提出詢問「為什麼?」時,對於所提出探討問題追根究底的精神,不但不應抹滅,更應給予支持與肯定。
5.孩子人格發展中,情緒管理為重要一環,當孩子願意將心裡的喜怒哀樂與父母親等分享時,除了當一個稱職的傾聽者外,不要忘了給予一個適切的肯定。
6.當孩子懂得與別人互助合作完成共同成果時,表示其人際關係已獲取寶貴的經驗和技巧,應給予嘉許與肯定。
多關心孩子的言行
心理學家認為,當孩子的情緒是處於歡樂、愉悅的狀態下,往往是其啟發創造力的最佳時刻。因此,對孩子一個適時、適切的肯定激勵,獲得正面的效果是超乎預期的。哺育教養是父母的天職,多關注孩子的言行,切勿吝嗇於讚美自己的小寶貝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