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4-9
- 帖子
- 593
- 积分
- 6147
 
- 经验值
- 6017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01-03-09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电子城街道
|
开绘本馆接触小小孩子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由于我们是和幼教中心合作,期间观察过1到3岁之间的小朋友(大部分是隔辈在带)。有的小朋友玩的非常嗨,无论是上课,还是在活动室,就算有情绪,也会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很快的渡过不愉快,甚至于有的小朋友在受到别的小朋友的莫名“攻击”,也只是短暂的哭后,在妈妈的陪伴下去做了别的事情,不会纠结于同一件事情,有需求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爸爸妈妈沟通或者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人。通过观察,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爸爸妈妈自己在带,孩子的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一般包容心相对都比较强,对外界的事物接受程度很高,对孩子的语气态度很平和,对孩子的共情陪伴很认真,能等待孩子的自我表达,能理解孩子的某些行为,正是这样的等待和理解,让孩子有了自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行为和改进行为,同时对外界的刺激也会学习妈妈的做法予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这样的孩子你会经常发现大部分时间他/她会很嗨皮但不是很闹,表情上经常会出现笑容,对外界发生的事情反应比较迅速。但大部分孩子在游戏室的时候会很高兴,但是一旦出现他所认为的不满意,例如别的小朋友玩了他认为好的玩具、进入孩子的自我防范范围(一般这个范围有点大)、没有玩够就要回家。。。。。。就会出现一些过激反应,例如长时间哭闹,情绪波动迅速,比较依赖身边的亲人,不敢与人沟通。。。。。。。 我经常在想怎样能让孩子会高兴的时间更长久一些,让孩子的不开心的事情再少一些。那就是心再“大”一点,在“强”一点。究其源头,还是在孩子的父母那里。孩子在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在面对各种事情时,必须以自己的独立个体在对待,无论是其他人再能替他遮风避雨,精神上的承受还得是孩子个体。身体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和伤痛锤炼会增强,那精神方面呢?怎么才能强健呢?父母的共情用心陪伴--让孩子能感知到的,对孩子的耐心再多一点,等待再久一点,最关键的是很多的事情必须让孩子有经历的机会。当孩子的自信心有了,经验有了,对待事情就会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对待方法,再加上父母的理解和等待,孩子就会慢慢的找到寻找快乐,规避不开心的方法。快乐就会慢慢多了。
所以给孩子讲故事,看适合孩子看的书,让孩子在好看图画的陪伴里和妈妈爸爸的声音里,接触和了解即将面对的事情。了解就不会害怕,不害怕就会面对,面对了就有可能寻找到其中的快乐。
所以哦。给低幼孩子讲故事看绘本是让孩子寻找快乐的不二法门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