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8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宝宝妈

博士

Rank: 16

经验值
399261  
爱心活力豆
62  
宝宝生日
2007-09-22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太乙路街道

Medal No.11 手机直播达人 智慧女王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3: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素食(素食食品)不等于健康(健康食品),因为素食也需要明智选择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病的风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素食者都有哪些营养误区" v/ n/ ?' i" Y
& r6 a% e( f* H9 Z0 S! }- |
    误区一:(油食品)脂、糖、盐过量 4 ]2 [- y! ~. h- K9 |' ^% G
0 q3 I: \/ T6 R3 b6 v" N
    由于素食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调味品食品)来烹调。殊不知,这些做法会带来过多的能量(能量食品),精制糖和动物脂肪一样容易升高血脂,并诱发脂肪,而盐会升高血压(血压食品)。很多人还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植物油和动物油含有同样多的能量,食用过多一样可引起肥胖
1 c, v( y& J' M1 Y) K: N/ b: x+ a+ \+ V
    误区二:吃过多水果(水果食品)并未相应减少主食 & n8 R  C( n6 t8 R/ l

: i1 m, B2 g) _& Z9 w( e5 Z    很多素食爱好者每天三餐之外,还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没有给他们带来苗条。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视。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应当相应减少正餐或主食的数量,以达到一天当中的能量平衡。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额外饮奶或喝酸奶的时候,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 ! C' i, k' x3 D7 R& x# s
9 P  |% U6 E7 I! I) D6 D
    误区三:蔬菜(蔬菜食品)生吃才有健康价值
! ]7 B& D! R* }; h+ w7 k4 s+ T" Q+ ]/ `2 ^0 p
    一些素食者热衷于以凉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认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实际上,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维生素(维生素食品)K、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注意,沙拉酱的脂肪含量高达60%以上,用它进行凉拌,并不比放油脂烹调热量更低。 % a1 h2 x/ d: L# ]

* F  t1 s, `- h1 O+ L    误区四:只认几种“减肥(减肥食品)蔬菜”
& U7 N. d0 P" O- e. v

+ a% T8 x' I0 v    蔬菜不仅要为素食者供应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要在(铁食品)、(钙食品)、叶酸(叶酸食品)、维生素B2等方面有所贡献。所以,应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如芥蓝、绿菜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为了增加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的供应,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如果只喜欢黄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数几种所谓的“减肥蔬菜”,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9 H! Y2 ?3 O7 b& G" w% q9 ^6 J) l* v# m# y0 P
    误区五:该补充复合营养素时没有补
% ~4 v6 \: x2 S) P1 E3 C

2 N/ c7 P' h. |. W" \5 ~, f    在一些发达国家,食物中普遍进行了营养强化,专门为素食者配置的营养食品品种繁多,素食者罹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较小。然而在我国,食品工业为素食者考虑很少,营养强化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适量补充复合营养素,特别是含铁、、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配方,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营养缺乏问题。
闹闹妈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246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11-25 
地区:
街道:
顶个先
依果妈妈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05461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顶顶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素食者的五大营养误区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