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21
- 注册时间
- 2010-11-28
- 帖子
- 538
- 积分
- 3785
   
- 经验值
- 3568
- 爱心活力豆
- 4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街道:
|
鱼的营养价值
7 J8 T8 O! e8 c蛋白质
7 Q3 w) M: _7 I. e& l; Z; l蛋白质不但增进幼儿成长发育外,有伤口的时候,它可以使其尽快好起来。而鱼类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之九种必需胺基酸,这些蛋白质到我们身体后,约有87-98%皆可被我们人体所利用,所以鱼是一级棒的蛋白质来源。
) M- j( x9 }* @& s/ J/ D; T: I \3 T% L0 d/ d3 u/ o
( b+ C, z2 b; {2 l3 Y
$ ~9 W$ b9 ~' X6 K2 j维生素: r/ R; ^. q; s( Z- \3 z
鱼中所含的W-3系列脂肪酸,以EPA及DHA含量最丰;此外,鱼油中含有极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特别是鱼的肝脏部分含量尤多,鲑鱼、沙鱼与青鱼中含有高量的维生素D。鱼类亦含有适量的四种水溶性维生素B群:维生素B6、B12、及烟碱酸。
1 d: J5 J. Z: R$ y& {" O- i% f0 M! \ \2 ?& A3 K
0 V" s/ f2 T8 O
& B. B9 b& Q6 b矿物质
$ t' Y" c9 H: N6 }% E. G" k c: L% X鱼类亦为矿物质极佳的来源,其中以磷、铜、碘、纳、钾、镁、铁、氟较为多。海水鱼含碘丰富,是碘可靠的来源。
* y9 |4 y2 ~: t! R: o# l7 @而且,体积小且经济的鱼类,如香鱼及沙丁鱼,若整条进食,则是极佳的钙来源。 X) C4 v5 @3 T5 a. F) V( s% {
* O. P$ [/ M F' t$ Y+ H
7 D1 }" m0 `2 {) P6 n
, d3 z1 Z- ?- M
对宝宝身体健康的好处 ) n2 k3 d) P0 e% M% i5 W
/ Z# m- Q9 H7 q" Z! a1 J$ e/ O+ ]8 ]5 s5 K
帮助脑部发育, E% l! J h( D# Y% ?, F% a
DHA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脑神经细胞间的讯息传达顺畅,提高脑细胞活力,增强记忆、反应与学习能力;并能预防、改善老年痴呆症状。
8 p4 a3 u4 z* b! ^5 Z3 O$ O0 R( a. E4 u+ L: l
0 ]/ t, ^0 L, f4 |7 R; r. T. p+ d+ [# r% i, W; G
减轻过敏与发炎症状, }* g& A9 B/ R8 [. J
EPA及DHA具有抑制过敏反应的效果,如异位性皮肤炎,可减轻过敏症状;还可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炎情况。
. ^$ N2 s$ E! h$ i n& s" _( c; e( C% E6 s, _' V. T7 f
1 a+ \) H1 e- u$ t6 B! l- X* A! d8 F
4 o7 Q/ u o) H9 b
使眼睛明亮有神' B' M: |/ y, j# p0 X: t
鱼类中的牛璜酸,可抑制胆固醇合成、可使视力变好。DHA可强化视网膜上之感光细胞对光的反应,并维持大脑皮质视敏度的刺激反应,具有维持视力的功能。
1 b0 ]! v1 s1 f% }9 b+ l& ?' z' A" N# D0 F: M% j( c5 L/ U
" W5 Q" A, H, \9 x, X+ h$ ~# Q% B3 M0 G0 Y, e
适合宝宝吃的鱼 # M+ I" d1 ~6 J6 Z! O
+ \3 }# _1 _# E1 N3 T
最好食用应季的鱼。因为不同季节的鱼,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很大变化,DHA和EPA(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也随季节有所变化。应季的鱼味道好,鱼肥肉厚,而且价格便宜,DHA和EPA的含量也丰富。做鱼时要非常细心地挑出鱼刺,一定要保证把鱼刺剔除干净后再给宝宝吃。尽量做一些鱼刺较少、较大、容易剔刺的鱼给宝宝吃,宝宝如果还比较小,可以吃剁烂的鱼肉泥。
# k- ]& b5 G* N% R8 \8 O8 M首推海鱼,如罗非鱼、银鱼、鳕鱼、青鱼、黄花鱼、比目鱼等。这些鱼肉中鱼刺较大,几乎没有小刺。* [! ]: p9 W; D5 D' t
吃带鱼时去掉两侧的刺,只剩中间与脊椎骨相连的大刺,给宝宝吃也较安全。
7 d1 P" _ w# P: Q: V吃鲈鱼、鲫鱼、链鱼、鲤鱼、武昌鱼等则最好给宝宝选择没有小刺的腹肉。! _, r: f6 m9 e; t7 p6 P
$ L4 o2 R# b2 H- j
5 B7 v& x; ?* p& Z1 q
' B( h0 b; j8 B. i2 B+ J9 i. f
鱼类DHA含量大排行
, V0 w/ N6 R9 M; o) b
5 A3 v/ G1 `0 R7 M# M. ^! Q C/ [! f i- O8 U5 \" A
淡水鱼类
0 s7 t% }7 q5 q Q) l/ S" B 淡水鱼(按DHA在鱼体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相对含量依次排列):9 Z% H" j( ?) |% B/ |, V$ D) p
& U9 u6 V/ J! i( U6 X8 Y6 A; O
鲥鱼 红鱼白 塘鳢 黑鱼、鳜鱼、青眼鳟、鳊鱼、青鱼、鲢鱼。3 B) _$ R5 i9 R7 L6 _3 n5 l- t
/ F5 L4 U5 v' o* l# S/ }
6 G9 o+ }6 u7 t6 l& ]
9 U% _, l7 e0 p/ {海鱼类
' P5 r; ^% J1 e 海水鱼(根据DHA含量在鱼肉中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0 ~. s; ]& Y& ^, Z3 j4 @
金枪鱼 鲔鱼 鱼师鱼 鲭鱼、秋刀鱼、沙丁鱼、海鳗、红鳟、鲑鱼、竹荚鱼、脂眼鲱鱼、鱼参、带鱼、鲻鱼、旗鱼、金眼鲷、鱼君鱼、鲣鱼。5 U3 V/ p* }) _
其中金枪鱼、鲔鱼、鱼师鱼、鲭鱼、秋刀鱼、沙丁鱼等100克鱼肉中的DHA含量在1克以上,可谓名副其实的“DHA鱼”,而金枪鱼所含的DHA多达2.877克,脂肪酸总量达20.12克,实为“鱼中之冠”。营养学家还指出,有些鱼的鱼肉中DHA含量并不高,但在鱼油中却含有丰富的DHA,尤以鲑鱼、红鳟、鳕鱼、鲣鱼、脂眼鲱鱼、墨鱼等为多。0 j E' ]( a+ r3 q1 a& G' w
( ~$ m/ U) r1 i8 q( B
$ i) f& B, ^3 x! @2 F3 s! J1 Z
: o& n) \. N7 H 宝宝树妈妈大讲堂 " i1 W9 ?6 ?! Q
5 m: ]% G! B& ? L/ Y
; p$ c9 o- Q9 v
贤惠妈妈巧做鱼5 h7 {( p8 Q+ `5 J6 Y! s+ q
在准备鱼类料理给宝宝食用时,以清蒸、水煮的烹调方式为宜,少用油炸,一方面是因为油炸对于宝宝来说过于油腻、燥热;二来是油炸后会使肉质变得比较硬,加上油又会延缓胃的排空,不利宝宝消化。像是清蒸鳕鱼、鱼粥、鱼丸、鱼汤、青菜炒鱼片等,都是适合宝宝的料理食谱。也提醒家长们,由于鱼本身就有盐份,因此调味不宜过重,适量即可;或以酱料、汤汁芶芡的方法调味。- Y b1 _7 Z) c9 v) C9 S
上面了解了哪些鱼刺少,妈妈们完全可以进行更多尝试,比如说:自己动手做鱼泥。选用刺少的鱼,去头尾取中段,去皮和中央骨,用斩砸的刀法把鱼肉剁得极细,用手摊开看不到颗粒,似泥一样,这就是鱼泥。然后,你可以按照购买的瓶装鱼泥的配方进行炖、炒、煮,也可添加各种蔬菜泥烹饪,配制更多口味的鱼泥给宝宝吃。/ A5 _# i/ ~$ e# } z4 y
& N8 [7 W' n: o9 X S
' S5 t: y, Z1 r( i' a% n) ~$ [5 Z# b" A( [- a( W
精明妈妈巧选鱼
& i% f. ^, N, r" q选购鱼类时需注意五点事项:5 g# |4 ~* h$ g3 ]( d2 H
- A% K2 S* C* l) C* E5 C$ A& b( t1.肉质要有弹性。6 ^" X5 j8 G' S) U
2.鱼鳃呈淡红色或暗红色。! m) L& R% k: M6 Y3 ~
3.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0 s5 `$ G }0 o, c5 z0 @
4.外观完整,无鳞片脱落之现象。# M/ W. \; W9 f9 V3 k* O `! l6 d
5.无臭腥味者为新鲜的。
! Z, [; ?: ?: B6 ?8 k
3 A6 D' x" J/ T5 _
: |& C; |4 E. D7 Z7 ]8 `7 E7 u3 L
合适于宝宝的鱼类大餐 1 F/ T v4 d3 { U7 L( W0 f; D. R8 }- }
. Z2 n3 Y- X7 u% a5 a
; X/ X" o' t$ r; v; k
3 {5 @/ O' k+ }0 I" B# r3 B
8 O- f% R0 Y$ f2 k' H. g
宝宝树贴心提醒
1 K: H9 H' x F. y: h& t' }4 A: R+ a! \. K1 v
. d w4 l7 b# }! @
千万不要这样做7 Z x+ F/ I5 h, }. o: y- h
不要试图用手将鱼刺取出,这样做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使鱼刺在宝宝的喉咙中扎得更深。
) a# F6 B& d- g9 J4 a; C+ I不要用连吃几口米饭、大口吞咽面食或喝醋的土办法来应对,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的。这样做有可能使鱼刺扎得更深,若强行吞咽还可能使鱼刺划伤宝宝娇嫩的喉咙或食道,从而引起局部发炎或引起合并症。5 O* u3 \ X7 _* W- v& t; f
* t! |4 f1 c( r7 B: U/ b
& H% v/ `4 I; X& k& h$ V
5 Z& }1 R. } M& z4 s' C8 l
鱼卡喉咙正确处理( }/ e; q% V3 [7 k2 e0 Y2 N6 W% n
宝宝如果不慎卡到鱼刺,父母也不要手忙脚乱。首先让宝宝尽量张大嘴巴,然后找来手电筒照亮宝宝的咽喉部,观察鱼刺的大小及位置,如果能够看到鱼刺且所处位置较容易触到,父母就可以用小镊子(最好用酒精棉擦拭干净)直接夹出。往外夹的时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宝宝的头部并用手电筒照明,另一人负责夹出鱼刺。
$ D" W8 d: G! Y v如果根本看不到宝宝咽喉中有鱼刺,但宝宝出现吞咽困难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鱼刺,但位置较深不易夹出的,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请大夫做处理。鱼刺夹出后的两三天内也要注意观察,如宝宝还有咽喉痛,进食不正常或流口水等表现,一定要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做检查,看是否有残留异物。
& Z4 X: {# L4 S- R, N7 E4 b5 X2 Q4 P9 M) ~6 }+ x2 E
8 k! }) L6 b8 j1 }0 g3 J" t
' u# U. Y& F% c% ^& M0 B8 D少给宝宝吃鱼松. A$ S- e2 Z' @5 v( s, C. Z
鱼松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而且不用担心鱼刺问题,家长们也许会认为这是宝宝最好的吃鱼方式。因此,有些爸爸妈妈让宝宝大量食用鱼松:拌稀饭、拌面条,给宝宝作零食。然而,有研究表明,鱼松中氟化物含量比较高。假如爸爸妈妈每天给宝宝吃10至12克鱼松,宝宝将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到16毫克,再加上每天从水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宝宝体内的氟化物的量很容易超过安全值。氟化物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宝宝食物性氟化物中毒。发生氟斑牙或氟骨症,都与过多食用含氟化物过多的食物相关。所以,不能长期食用,更不能成为宝宝摄取鱼肉的惟一来源。
/ t9 i# l/ R" O! @
; g; ~: [* r& L. y; T: p7 `8 r' n4 \+ k' O5 ^* E" \
. b8 N; s& h, K" S" t8 D
8 o% H' B7 q. Q
生鱼别给宝宝吃4 l4 p" j* I6 n1 J2 C
鱼没烧透就不能让宝宝吃。
! Z1 [& a7 y: A, T2 A" }经常吃未经煮熟的鱼或生鱼,就有可能患寄生虫病,出现食欲不振、腹疼、肝肿大、黄胆以及浮肿等症,严重的会引起腹水。因为在鲜鱼中,特别是淡水鱼中常有寄生虫寄生。- G" t! E2 j1 T9 S
因此家长们在做鱼时,一定要煮熟烧透,不能让宝宝吃生鱼和没有烧透的鱼。
8 B$ t* M* w3 D4 y, o) Y4 ?7 U% Z* [$ H: E" s; ?% l
) ^7 |6 H& y m* }8 ?: L+ Q
7 [4 t7 t) a- { l3 h* ]
7 \& f6 H% |/ t$ j3 `
+ N3 E* s& [. ]1 ^* r
% D1 ]3 c3 j+ z 这个专题里与妈妈们谈了许多鱼的选择与食用知识,但我们仍要提醒做父母亲的,不是指吃鱼就万事大吉;牛奶、肉、豆类及豆制品、五谷根茎类(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六大类食物缺一不可。除了食物均衡外,更要注意食物是否富变化性及符合孩子的口味哟!
$ W! w5 k) v( Y" `: G3 O0 R$ H" G9 x5 G6 m
$ b/ ?) y)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