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8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经验值
1553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2-04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7:3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听听孩子的心声:那些我们爱与不爱的说话方式
3 |, U, @) N+ s/ M
1 L! }1 k: o# t4 T0 w* z  粑粑麻麻应该知道,家长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让孩子在性格上得到正确的指引,而用一种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说话方式去表达,则有助于孩子理解家长的意图,并按家长的指引去执行。反之,若孩子长期在消极、负面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心理上往往容易出现自卑、胆小怕事等缺陷,严重的甚至产生破坏性和攻击性的心理。那么,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说话方式,又不愿意接受什么样的话语?通过以下几个场景就能显而易见。
, W" _0 m9 S' m/ {0 v  ]& g- O8 V8 G# i5 _
, A4 r) j+ b7 H, N5 t2 T4 p4 L
场景一: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
, v1 r$ W2 O# Z0 Y5 I# R& p5 b3 q9 @3 i" Y7 G3 y
  麻麻不该说:快收拾好上幼儿园了!要迟到了!/ g! D7 `) _9 J0 p1 B' Y9 q
$ p  h6 E1 c+ C) y9 b* }  }
  麻麻应该说:你猜今天老师会教小朋友们学唱什么歌?麻麻等你回来唱给麻麻听好不好?
- j: @9 {( W' C. P0 V, q/ d
( q  h  s- o1 v' z$ e  H: z  孩子的心声:离开麻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宝宝很紧张很害怕,结果麻麻还一直斥责我,催促我,硬生生地把我对粑粑麻麻的依恋给截断了,宝宝好委屈、好难过,我最讨厌幼儿园了。但是,麻麻说幼儿园老师今天可能会教宝宝唱歌哦,一定很好玩!上幼儿园,听起来也不是一件“恐怖”的事儿啊。
" d" |9 i& ^: U8 z9 V' U" F
5 p' z' }8 ^* ^2 A3 p+ h6 I6 `% ^$ f$ C( t/ j
场景二:孩子饭前不洗手3 B* N6 y1 w# h: ?3 G

' ?( |6 X4 o! z( ?- H# S  Q  麻麻不该说:不洗手别吃饭!赶快去洗!6 _+ `6 ?6 P# h" N6 @4 V& [

/ A0 N" D( Y( Q" ^0 d7 M- d  麻麻应该说:宝宝刚刚在地上玩,小手上好多细菌哦,我们快去用泡泡把细菌洗掉吧。1 a7 H( M9 \! b$ C
4 A; E) G0 N2 P% a1 N4 k4 L* [
  孩子的心声:最讨厌麻麻用命令、呵斥的语气要求宝宝做事了,麻麻好凶哦,我偏不听!不过,麻麻说宝宝的小手有好多细菌,吃进肚子里会闹肚子的。那不行!我还是去洗手,把细菌冲走吧,还可以玩泡泡呢,一定很好玩!
- q1 E, y! ?% ]7 e9 K' v* G5 k2 T1 e! o
, V+ D' j6 a/ d' S, @5 Y1 {. [0 |4 k
场景三:孩子爱跟小朋友抢玩具4 |; }: t3 Q4 m5 J
8 T9 k: @: b9 @" Q: t
  麻麻不该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不准抢别人的玩具,要一起玩!
! q2 n' q) G* y3 J% k- r6 e; s% J5 }4 u$ [6 x& M
  麻麻应该说:我们来跟小朋友比赛搭积木(或其他小比赛),看谁搭得最高,好不好?- O( J" G& s, Z; \) J
* g  J, `6 v. u0 s
  孩子的心声:物权意识可是宝宝心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呢,开始跟小朋友抢玩具,证明宝宝智力发展又进了一步呢!麻麻若对宝宝的“正当”行为表示强烈责备,小西瓜会觉得麻麻不讲理,我再也不愿意听麻麻的话了。但是,麻麻让宝宝跟小朋友比赛,那一定很有趣,我很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
2 q2 z% @' x- b) z& N
. _1 L2 @; d5 D' Z% A; o5 w& b, L
场景四:孩子不爱上床睡觉2 v! P% [. o% X- `: j# }5 K

; ~8 C. e5 R! H$ j! b4 n' t1 t: k  麻麻不该说:不要再玩了,很晚了,赶快回房间睡觉去!要让我说多少遍?
8 t, k2 _+ S# o
* U: v2 E0 f+ o! y  麻麻应该说:还有十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哦,宝宝想先刷牙还是先让麻麻给你讲个故事?: o$ h9 W, E4 R/ f

& X" x. B# d( I7 _% |  孩子的心声:快到睡觉时间了,但宝宝还不太困,我还想做点有趣的事儿呢!麻麻别催我别骂我,我心情不好更加不愿意乖乖睡觉哦!什么?刷牙或者讲故事,听起来挺有意思的,那就讲个故事吧,讲完我就心满意足上床睡觉了。  k" t3 f8 m/ z! V8 @
2 E+ u- C. Y" o  U( {0 q

# h" B& T8 L- P9 m+ A3 d, H/ h: e场景五:孩子看太多电视了8 w& {7 _1 Q0 r" h% u, D
4 |4 ]& g( A; _+ Q- E+ w& z" U
  麻麻不该说:把电视关了!小孩看太多电视对眼睛不好。快关了!
. N1 W! F2 z) @! }$ u( d- O1 P
1 R( x- a' a7 ~  麻麻应该说:宝宝眼睛累了吧,把电视关了我们来玩游戏吧。麻麻来关还是宝宝自己关?5 {" y/ ?' ^. g7 ^0 T
7 `+ E  K: F& b- @5 t
  孩子的心声:宝宝看电视看得正欢,你让关电视,我当然不愿意啊!对眼睛不好?宝宝不明白,我眼睛好好的啊。什么?玩游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宝宝来关电视吧,我才不愿意被麻麻控制呢!. s* Q9 D' N6 ~# b, U' H

+ {: }* `" ]0 }  W7 y有话好好说:跟孩子好好聊的4个技巧
3 \# j1 B) x5 h7 B. s/ J% o) J) n1 y3 B2 p. g4 ?/ l1 e
  宝宝虽然年纪小,但是心里可是藏着很多小情绪的呢。我想把我开心的、不开心的、喜欢的、讨厌的,都跟麻麻分享。可是,宝宝还不会表达太多,而麻麻也似乎不太关心宝宝所关心的……宝宝跟麻麻根本没办法好好聊天,我内心的小世界,麻麻也根本进不来,宝宝觉得好失落。其实,如果麻麻能够掌握这4个小技巧,我们一定能够好好沟通的。
2 M6 I8 C' p- _2 e& @! a+ d* x, r% s& A
& ^1 \5 e  o" H# W) Z  1、问“小”不问“大”" [/ t) T) `# [1 X% M" q1 x
: }' X- y$ }' b6 z9 @
  每天宝宝从幼儿园回来,麻麻都问我:“今天在幼儿园过得怎样?”“今天在幼儿园做了什么?”呃,我该怎么说呢,今天在幼儿园做的事儿挺多的,有我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麻麻到底想听我说哪样?全都想知道?可我还小,很难把所有的事情都详细说清楚哦!算了,我就告诉麻麻“没做什么”就好了……5 w& m9 E/ z' r! Z  s
- O8 n3 }9 s& o: m4 Q" [
  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很有限,对于一些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或是范围很大的问题,很难用语言详细说出来。所以,粑粑麻麻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概括,或是孩子的心情,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从细节着“口”去问,问题越简单越好,孩子一定会表达得更清楚。例如:今天老师教宝宝唱什么歌了?幼儿园今天的午餐吃米饭还是面条?宝宝最喜欢跟哪个小朋友玩?从“小”问起,麻麻更容易得到更具体的回答,也更容易把话题延伸下去,达到更深入交流的目的。
, f0 t% J/ n5 ~' o! ~3 _6 [7 Q7 N. L. D! d
  2、与孩子身同感受( G7 Z/ n; X, o% Q9 O, }; ^

1 Z1 R5 D2 q& I( y, y# Z  还是说回宝宝不爱上幼儿园这件事吧。宝宝对麻麻说,幼儿园不好玩、宝宝不想上幼儿园,但麻麻却只会说,“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跟宝宝玩,可有趣了”。我觉得麻麻一点都不懂我,其实,宝宝喜欢随心所欲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但在幼儿园就要受到老师的束缚;幼儿园不能像在家里,所有玩具都是我自己的,而要跟很多小朋友分享。可麻麻却一点都不知道宝宝的小心思。
- F% B+ s; J5 F: h5 w
, r7 Q$ E# p2 n  其实,孩子跟粑粑麻麻抱怨,或者分享他的心情,他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能够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问题。然而,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很多麻麻偏偏只会否定孩子,并且试图用大人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只会让孩子认为你不理解他,从而感到委屈,话题就会就此终止。事实上,家长不需要否定孩子的想法,相反,应该与孩子身同感受,认同孩子的看法,并且顺势诱导孩子说出他此种感受的来由。这时孩子一定能够十分积极地对麻麻说更多。
1 ~. H3 ~  {$ l8 K4 d7 e9 @9 s% z
7 U2 E5 D0 c, H# l  3、对事不对人; y, k  E1 q) O

2 i  @2 }* t4 l: _) r3 o% {% j  有一次,宝宝跟小朋友抢玩具,没抢到,情急之下,我就往小朋友身上吐了一点口水。麻麻看到了,非常生气,大声地冲小西瓜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太没礼貌了!”其实,宝宝看见小朋友的衣服被我弄脏了,马上就知道自己做错了,可麻麻却因此就认为宝宝是各没礼貌的孩子,我很伤心……' p1 A  v0 U+ Q! X1 o

$ J( @, l5 S% G7 {# [9 {  孩子总是会犯错的,粑粑麻麻可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的犯错,就给孩子贴标签,说孩子“没礼貌”“懒惰”等等。批评孩子的时候,麻麻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一定要把孩子不好的行为和他这个人分开,这会使孩子懂得,不好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做这件事的人就是“坏人”。麻麻不妨轻声但严肃地跟孩子说:“我爱你,但我不喜欢你的这种行为”。这样,孩子既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了,要改正,同时也能体会到,麻麻并不会因为自己犯错而不爱我。
9 O2 \+ c9 Q- }6 G/ o6 N
: F3 q8 O, m' J, _) e% M  4、利用好肢体语言8 k: X# a1 n( O1 B, M3 _/ u
  T/ e6 K+ b0 R/ V1 `0 W
  过去,麻麻都说宝宝是个小话唠,一天到晚说话说不停。但是,最近我发现粑粑麻麻不爱跟我说话了,我很不开心,我再也不愿意跟他们聊天了。为什么?因为宝宝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总是一边看手机一边敷衍地“嗯”“啊”“哦”,他们都没有专心听宝宝说话。; A+ Q, v7 {8 u

* S* M9 s+ i! M* a0 O  跟孩子说话,其实与跟大人说话是一样的,肢体语言同样能够体现你对对方的态度。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麻麻如果能够以平行的目光注视着他,他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你是真心诚意倾听他说话的。反之,如果你对与孩子聊天表现得满不在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你不在乎他,也不喜欢跟他说话,从而失去与你交流的欲望。所以,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好肢体语言,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这样一定能够对你们的聊天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g9 V! y# ~4 \
/ T6 @( ^+ g1 ~, F9 B0 H* S
  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家长想要跟孩子“无缝对接”、畅通交流,必须多付出点耐心。切记,经常对孩子大声叫嚷,靠斥责、羞辱、贬低孩子来使孩子“听话”,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靠唠唠叨叨、同一个问题重复多次,这样的教育其实是无效的。真正适合与孩子交流的说话方式,应该是像朋友般倾听,像朋友般沟通。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最接受的5种说话方式,麻麻必须学会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