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656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能能妈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95167  
爱心活力豆
36  
宝宝生日
2005-11-06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9:2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国饮食礼仪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而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对外的饮食礼仪也在不断变化。时至现在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在点菜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要做到“三优四忌”6 s1 _9 ]8 z3 |5 a0 d2 `7 f
三优是指优先考虑的菜肴有三类:
! U8 g% d+ B: [7 W3 N+ @6 K第一类,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f. v$ J  Z: x+ c
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 R% [0 F6 C! K) n6 P第二类,有本地特色的菜肴。
& y6 q' K0 d0 V6 e+ M4 {5 n: y7 s. p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 ]/ l. P( j7 r8 W) T% f第三类,本餐馆的特色菜。" M6 F& |! s( }* a  K
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1 A/ R- r3 V, L四忌在于安排菜单时,还必须考虑来宾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高度重视。这些饮食方面的禁忌主要有四条:
+ F8 z4 ]4 [# {1 y+ }4 I' I9 O1.宗教的饮食禁忌,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
  I8 o8 k- ]+ l7 n1 Y  R. c例如,穆斯林通常不吃猪肉,并且不喝酒。国内的佛教徒少吃荤腥食品,它不仅指的是肉食,而且包括葱、蒜、韭菜、芥末等气味刺鼻的食物。( M- t8 T) n( R+ H( ~$ C5 a& l
一些信奉观音的佛教徒在饮食中尤其禁吃牛肉,这点要招待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同胞时尤要注意。3 i( L; r) x1 a  B3 c; B: S1 s
2.出于健康的原因,对于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 b2 \- ~0 s& G7 H
比如,心脏病、脑血管、脉硬化、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胃肠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合适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要少喝鸡汤等。, @+ m: U6 W! B5 s
3.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
+ e8 \  a) T) p, |对于这一点,在安排菜单时要兼顾。比如,湖南省份的人普遍喜欢吃辛辣食物,少吃甜食。
2 @. S0 U6 T! N7 Q3 u英美国家的人通常不吃宠物、稀有动物、动物内脏、动物的头部和脚爪。
5 ^4 H3 f" X3 @6 ]1 e" K5 }9 Q! q4 u另外,宴请外宾时,尽量少点生硬需啃食的菜肴,老外在用餐中不太会将咬到嘴中的食物再吐出来,这也需要顾及到。
; u& c# G, h9 a  r4.有些职业,出于某种原因,在餐饮方面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
8 K5 C3 k+ u2 I: y例如,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准吃请,在公务宴请时不准大吃大喝,不准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用餐,不准喝烈性酒。
0 b- f: h; v# a8 r: I% r% C再如,驾驶员工作期间不得喝酒。要是忽略了这一点,还有可能使对方犯错误。

Rank: 2Rank: 2

经验值
926002  
爱心活力豆
76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呵呵  头一次听说这么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0855  
爱心活力豆
12  
宝宝生日
2008-10-16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学习了!!帮顶!!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中餐点菜“三优四忌"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