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10
- 精华
- 19
- 注册时间
- 2007-4-2
- 帖子
- 5235
- 积分
- 59292
    
- 经验值
- 59292
- 爱心活力豆
- 25
- 宝宝生日
- 2010-10-17
- 地区:
- 街道:
|
要摆脱“教育=考试”的想法
“教育=考试”的想法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如何才能从这种想法中摆脱出来呢?
“应试教育”只不过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而已。
在人生道路上,掌握怎样培养公德心、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理财、怎样有效地利用时间等等,要比学习课本里的死知识更为有用。
可是,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会在学校的考试中出现。
当父母在判断什么最为重要的时候,如果选择的是考试成绩,那么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如果父母自己出身于名牌大学,他们就不会盲目地强迫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什么名牌大学了。
因为他们很了解那些所谓名牌大学的庐山真面目。
相反,那些并非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父母往往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在人生中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是因为没有上名牌大学。
这实际上是对自己不成功的原因进行了错误的分析。
没能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没有上名牌大学。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能准确地了解别人的意图,做了一些导致众叛亲离的傻事。
事实上,那些立志要考上东京大学的孩子,父母大多不是东大的校友。
我的父母虽然不是毕业于什么名牌大学,但他们对于进入名牌大学的利弊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弊端是:应试学习占用了太多时间,从而使人生中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没有时间学习,自身的视野会因此变得狭窄。
优点是:现今的社会中,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人进入社会中枢工作的概率确实比较大,即便将来有什么闪失,也不愁没有饭碗。
这种判断没有错。
即使考上了东京大学,如果不懂得如何交朋友,那么出了事也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不管考上了多么有名的大学,如果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是:“有这个人吗?你不说我们都想不起来了。”又如何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呢?
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还建立起自己朋友圈子的人,才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
上了东京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功。
重要的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是否有人能够帮你。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一个好汉三个帮”,善于交友的人即使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遇到麻烦时也会有八方来助、顺利渡过难关。
一旦孩子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不被明确,家长们只能人云亦云地把考试成绩如何,以及考什么样的学校作为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东京大学每年招收学生的指标是3 000人,每年推向社会的人数自然也有这么多。这么多年以来,在社会上的东大毕业生就应该有几十万人了。
不用说,这几十万人当然不是个个都能够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
有的人走出学校后虽然一时间平步青云,最终却身败名裂。
于是,我们终于开始意识到,父亲对孩子们所进行的社会生存教育是多么不可缺少。
片面的母亲教育,终究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
现在,日本的女性在婚后也渐渐开始参加工作了。
这样一来,女性也就有机会积攒社会工作的经验,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因此发生改变。
对此,我们翘首以待。
家长整天围着孩子转,对教育没有好处。
在农户和生意人的家庭里,母亲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围着孩子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就能够早日自立。
所以,女性进入社会从教育方面来看,无疑是件好事。
必须改变这样的观念:父母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就是教育。
教育绝不能脱离与之相应的体验和指导。
现今教育的缺陷就在于生硬地灌输知识,缺乏实际体验。
孩子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对知识进行实践、反馈、领悟的余地。
自立的含义就是能够自发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并且能够自觉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自立的人能够意识到:“嗯,自己现在有些不对。”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在发现自己出了问题时,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