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7 | 浏览: 761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19:2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表扬孩子取得好成绩的科目,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会好起来
父母在看孩子的成绩单时,往往把目光放在孩子们不想让自己看到的那些考得不好的科目上。
要记住这样的法则:孩子的成绩变好还是变坏,取决于父母看到的是哪些成绩。
如果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成绩不好的地方,那么所有其他科目的成绩以后都会向那个“坏成绩”靠拢。
5分制的评分只得了“2分”的时候,家长会生气地问:“为什么是2分?”
这样一来,好像所有的成绩都变成了“2分”。
反之,在很多“2分”中有一个“5分”的时候,如果家长表扬孩子“这个5分真了不起”,
那么以后所有的成绩就会向“5分”靠拢。
孩子的成绩是会向家长注意的方向靠拢的。
所以,父母要懂得表扬孩子。
经过表扬的孩子会主动向更难的方向挑战。
没有必要再督促孩子:“好好学!”
体会过被表扬的快乐后,孩子自然渴望更多的表扬。
反之,如果只看到“2分”,水平也就会向2分看齐。
孩子们在挑战难度的时候会对取得不好的成绩产生顾虑,最终只能降低自己的目标,只愿意做一些简单容易的尝试。
孩子会消极地认为:无论自己去尝试做多么难的事,父母也不会给予肯定。
如果父母只会指着成绩不好的科目问:“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就会把这种不快和作出的努力联系起来,产生消极的情绪。
贬低孩子,只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给孩子自信。
人如果有了自信,会越来越有干劲。
缺乏自信会使孩子整天战战兢兢、徘徊不前。
哪怕只有一个科目受到了表扬,也会让孩子产生自信,从而带动其他的科目。
认为表扬会使孩子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想法是错误的。
只有贬低才会让孩子失去动力,结果停滞不前。
所以,对孩子最起作用的不是贬低而是表扬。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表扬和批评会使老师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孩提时代印象最深的老师是那些表扬过或严厉批评过自己的老师。
对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往往一点印象也没有。
在学校,总有一个或几个扮演严厉角色的老师,不管是教哪一科的。
当然严厉训人的老师会令学生敬而远之,和蔼可亲的老师最受大家欢迎。
那个一直扮演“铁面”角色的老师,其实是非常好的老师。
多年以后,那些学生才会醒悟到以前那个可怕的老师实际上是个多么好的人。
现在的学校正在向着既不表扬孩子也不批评孩子的方向发展。
作为老师是不可以回避表扬与批评的。
表扬也好,批评也好,都是需要能量的。
教育是不可以选择中立的。
父母也要懂得对孩子进行表扬和批评。
即使和孩子谈心的时候也要三分表扬,一分批评
表扬与批评相配合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严厉的老师会使人记忆深刻,是因为他们也会在不经意间偶尔流露出一丝柔情。
“铁面”下流露出的一丝微笑,会令人如释重负。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经常成为全班被批评的典型。
虽然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做错了,可不知为什么总是我一个人挨批
当时总想:“为什么老师只生我一个人的气呢?”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做了坏事也不被理睬的话,相反可能会感到十分寂寞。
不被人理睬、甚至没有人批评,是会使孩子感到寂寞的。
孩子有时故意做一些错事,其实就是出于想引起父母对他的注意的心理。
在这一点上,宠物也是一样的。
我对父亲的批评几乎没有留下印象,可是对受到母亲批评的记忆很深刻。
我从小学起,就常作为学生代表在开学仪式对新生致欢迎辞,或在毕业典礼上致欢送辞。
必须把老师写好的稿子,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这对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必须在一晚上背好,所以母亲经常是我的排练对象。
母亲会利用在酒馆工作的中间休息时间,到二楼来陪我练习。
那时候因为我得了感冒,脑袋木木的总也背不下来,练习了好多次都不行。
结果急得哭了。
那并不是因为受到了批评,而是因为觉得自己很没出息而掉的眼泪。
最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母亲接着又回去工作了。
第二天早上因为还在发烧,父亲说可以帮我请假。可是想到还要进行讲演,于是让父亲把不安的我送到了学校。
毕业典礼上的讲演很成功。
在练习讲演的时候,我觉得母亲非常严厉。
但是过后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陪我练习的。
母亲正是用她的严厉与和蔼养育了我。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不要催促孩子做暑假作业

40天的暑假,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让孩子体验到自立所必需的一些东西。
并不是因为天气热,所以才不上课的。
而是要通过做暑假作业,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
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先玩儿个够,直到最后关头才急急忙忙地开始赶作业。
做父母的不要苦口婆心地对孩子们说:“拖到最后一起做太累了,应该每天一点有计划地做”或是“抓紧先做完了,然后就可以玩了”这样的话。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紧迫感。
在只剩下两三天的时候才想起来40天的暑假作业还都没有做,对孩子来说这可是一件天崩地裂般的大事。
必须培养孩子解决这种问题的突击能力。
父母不要催促他们“快做”,而应该站在一旁观察他们。
社会上所需要的就是这种突击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上很多人在面对可以自由支配的40天时间和相应的工作量时,都会“前松后紧”,最后忙得焦头烂额。
在大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一幕。
如果具有了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做任何事都将攻无不克。
认为自己不擅长突击的孩子,会选择“先苦后甜”。
也有的孩子,按照每天既定的份额,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计划。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来决定。
认为拖到最后关头也可以突击出来的孩子,就让他最后再做。
但是,拖到最后会非常辛苦。
我曾经在暑假即将结束时才发现,有一项日记作业要求在暑假期间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在
那个没有因特网的时代,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查找。
只是日记中的天气一项,就把我给难住了。
即使这样,也必须想方设法查到这40天的天气情况,这就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种山穷水尽的情形不是老师带来的,完全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这时孩子就可以体验到被逼无奈的感觉。
然后找出摆脱这种困境的最佳方法。
朋友多的孩子,可以找一个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问出答案。
只是,作为回报,自己也必须付出一些什么。
如果被人讨厌,就会问不到答案。
如果对方认为自己好不容易一点点地做出来,若被人轻易地拿走劳动果实就成了大傻瓜的话,也不会告诉你答案。
平时能否交到这种不管什么时候都愿意帮助你的朋友,在这时就显出其重要性来了。
暑假作业看似平常,其实包含了许许多多在今后的人生中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内容之一是对40天时间的利用方法。
当然远远不只是这些。
还有其他的内容,例如:怎样营造一种人际关系,可以让别人告诉你暑假中的天气情况等等。
通过暑假作业,可以体验一下自己将面临什么类型的难题,并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能力。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大孩子是通过教小孩子来学习的

进入社会后,和上司之间因为上下级的固定关系已经形成,所以比较容易相处。
可是,很多人都处不好老职员和新职员之间的关系。
而公司内的教育恰恰是在新老职员之间得以实现的。
所谓上司,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反面典型。
上司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顽固不化、不通情理的老家伙。
对于部下来说,与其向上司学习,倒不如把他当作反面典型,告诫自己不可以变成那个样子。
与上司之间产生代沟是极为正常的,这样才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而老职员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并非从上司那里一无所得。
老职员们就像解说员一样分析上司的优点、缺点、可取之处和可憎之处。
公司里的这种教育关系一旦处理得很好,老职员和新职员就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日本的迪斯尼乐园从来不用专门的培训指导员,全部是由老职员带着新职员上岗。
这种办法很有成效。
我在公司里当职员的时候也是如此。从老职员那里学来的东西使我受益匪浅。
在遭到上司训斥的时候,老职员会告诉我“如果这样做的话就没事儿了”。
老职员站在介于上司和新职员之间的位置上。
即使是一直认为“上司是个笨蛋”,一旦站在指导新职员的立场上,也能够变得很冷静。
所以新职员进公司后,要让比他们早一年进公司的职员们来对其进行指导。
这种组合的好处是,老职员也能从中得到学习。
老职员也会进步。
老职员自身会产生责任感。
新职员们反而学不到那么多。
他们只会想:“为什么非要做这些事不可?”
但是,等到第二年公司又来了新职员的时候,他们会突然变得成熟起来。
因为这次轮到他们当师傅了。
人们在教别人的时候,才真正懂得认真学习。
一边考虑怎样才能教好学生,一边从客观的角度可以看到自己以前是多么不开窍。
我自己以前在参加面试的时候,还是浑浑噩噩。自从接受了“老生访谈”,向准备走进社会的学生们传授经验以后,才猛然领悟到其中三昧,终于写出了《面试高手》
学校体育社团的活动方式也是由高年级的老生一边教新生,一边从中领悟自己所学到的东西。
除去偏远的农村地区,现在学校的班级一般都是由相同年龄的孩子组成的。
学生们所能接触到的不是同龄的孩子,就是相差一代的父母和老师。
即使是去外面上补习班,也都是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
以前,都是住得近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年龄大小各不相同。
没想到,现今想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们一起玩也成了一种奢望。
正因为机会可贵,所以更可以学到东西。
公司里的职员如果分别来自各个年龄层,就会形成很完善的教育体制。
迪斯尼乐园内部教育的成功就是因为有效地利用了这个体制。
在兄弟姐妹减少的现代社会,给孩子们创造机会与年龄相近的朋友相互接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父母,必须给孩子留出这个时间。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父母教育孩子,孩子也能教育父母

以前父亲对于我来说就是可怕的代名词。
母亲常说:“你再不听话,就让你爸好好管教你!”
现在,这个角色轮到我做了。
母亲对妹妹说:“再不管你,你哥就会说我了。”
每当我认为父母有错的时候,都会直截了当地指出:“这样不对。”
母亲是个很善良的人。
现在虽然我们没有住在一起,但母亲遇到事就会来找我征求意见。
这种时候,我会对她说:“本来您是出于好意,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失去朋友。您自己考虑一下吧。”
这都是以前妈妈教我的。
有意思的是,家长上了年纪就会慢慢忘记自己曾教给孩子的东西,反而让孩子们来教自己。
我现在能有这些想法,与其说是在社会上自己学的,倒不如说是受了父母灌输给我的种种观念的影响。
家长能够认真负责地教育孩子,所教的东西还会返回到家长的身上,为自己的人生护航。
好好地教育孩子,最终受益的还是父母自己。
有时候好不容易说点儿至理名言,却在不知不觉中又遗忘了。
特别是在忙得四脚朝天的时候。
如果把它交给其他人,那么有朝一日还能被送回来。
所以要不断地把自己感悟的人生智慧传授给他人。
这样一来,就好比把智慧存进了银行的保险箱,可以随时取出来。
这就是对别人不吝赐教的好处。
我会把自己出的各种著作拿给父母看。
当我在繁忙中迷失的时候,父母就会点醒我:“你的书上不是白纸黑字地这样写过吗?”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父母要感谢肯帮自己严厉管教孩子的老师

做老师的如果能勇于承担“恶人”的角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如今的学校,是在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如果老师骂了孩子,父母马上会跑来大吵大闹:“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家孩子?”于是老师们渐渐变得什么也不愿多说了。

现在,如果老师动手打了孩子,就会被告到教育委员会去。

所以,老师们也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前确实有打孩子的老师。

但是,失去理智地虐待孩子的老师,并没有那么多。

反而成年人之间打架才是丧失理智的行为。

大喊着“我们家的孩子被老师打了!”而跑到学校大吵大闹的父母,才是处于失去理智的状态。

我上中学时最怕的,就是批评学生的时候还一边把手弄得咔咔响一边说“你过来”的老师。
这位老师,即使是生气的时候也是冷静的。

家长如果跑去和这种冷静的老师大吵大闹,只有自取其辱。

最让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挨打,而是自己陷入了要挨打的状况。

真正打两下带来的疼痛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父母应该感谢让孩子对这种感觉心生惧意的老师。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告诉孩子:只凭在学校的学习是不能生存的

我从小就被教育“不学习你会吃亏”。
同时,也被教育“只是在学校里学习,是不能生存的”。
如果一味地向孩子们灌输:只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有出息。而当孩子们一旦发现现实并非如此的时候,悲剧就产生了。
如果父母自身就真的相信只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在社会上生存,那么必须首先改变父母的这种意识。
如果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误区,就必须把这种认识教给孩子。
“学习”这个词的意义,不仅限于课本的学习。
通过杂谈使你留下记忆的老师,实际上说了很多有哲理的事。
所以课程进展得不快。
完不成教科书的进度也不奇怪。
往往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不是教科书里的内容,而是老师杂谈的内容。
就连补习学校里应该埋头在题海里的学生也是这样。
我在补习学校的课堂上记住的也是老师的杂谈。
我在骏台补习学校读了两年。
同样的杂谈听了很多次还是觉得很有意思,还很努力地记了笔记。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如果说那些杂谈对考试多有用,倒不如说在我后来的人生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学里最无趣的就是没有一点儿杂谈,只有会照本宣科的老师。
教科书里没有杂谈,杂谈来自人生经历。
补习学校的老师也分几种,有的老师一门心思只认考试,开口闭口就是做题,而有的老师却
不是这样。
最受欢迎的则是一边教学生如何对付试题,一边很巧妙地加入一些杂谈的老师。
杂谈,并不是让人笑过就算的笑话。
而是帮助孩子走过漫长人生路的金玉良言。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孩子的表现事出有因

“我把?菖?菖给弄坏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对孩子来说非常难以启齿。
有时即使责任不在自己,却仍然有很多孩子因为不懂得如何向家长坦白而烦恼不已。
孩子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常常不说出口。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说“肚子痛”也许会被父母说。
甚至尿了裤子也要想办法隐瞒起来。
大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
反而常常用训斥的口吻对孩子说:“不是和你说了吗,睡前不可以吃冰淇淋!”
以至于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了“坦白”与“遭到训斥”的条件反射。
而父母尽管知道发火不能解决问题,事到临头仍然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
父母必须理解孩子难以开口的心情。
懂得体贴孩子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坦白感到欣慰。
这种体贴是指父母能够体会到孩子提心吊胆的心情。
父母通过细微的体贴,可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会解读孩子微妙的心理变化。
孩子是敏感的。
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就是和孩子真心相处的过程。
要准确地把握到孩子想去厕所却又难以启口的心态。
教育者也必须具备敏感而细致的特质。
真正的教育就是力求快速准确地探知孩子的烦恼。
孩子并不会为一些很难的问题而烦恼。
恰恰相反,令孩子烦恼的事情在大人看来常常是不值一提的。
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这些,就会失去对孩子的把握。
不理解孩子这种心态的家长往往会训斥孩子:“就这么个事儿怎么都说不明白呢?”
成为大人以后,也要懂得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心理。
有的孩子,虽然想去厕所,可是在课堂上羞于举手报告,最后尿了裤子。
这时,不能因为孩子尿了裤子就批评他。
重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说不出口的心理。
每个成年人都是从童年走过来的。
可是,随着长大成人,那种纤细和敏感慢慢地变得麻木了。
只有找回做孩子的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孩子教小孩子,小孩子向大孩子学,孩子们就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现在,孩子们用于学习上的时间有些过多了,以至于和同年龄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间非常少。
父母、老师与孩子相差整整一代。
父母、老师负责给出正确的答案,孩子只能是单方面接受。
这样不是真正的学习。
我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很忙,所以经常和邻居的孩子们玩。
各种年龄段的孩子都有。
有比自己年长的,也有比自己小的。
对孩子来说,大上三岁就会感到大了很多,同样,小上三岁就会觉得小了很多。
和这些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在一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这也是一种社会经验。
现在独生子女增加了,可以从哥哥姐姐那里学到东西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了。
过去,一家人兄弟姐妹有5人左右,老大和老幺几乎要差上10岁。
这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模拟社会,从中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哪怕是兄弟两人,也可以进行一些社会性的学习,而独生子女就没有办法了。
和邻居家的小孩玩捉迷藏的时候,对小的孩子必须制定特殊的游戏规则。
不能因为他小就不带他玩儿。
因人而异的游戏规则就这么产生了。
事实上,孩子们这时所做的事具有非常典型的社会性。
人人一样的平均主义是不切实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真正平等的规则。
不同年龄的孩子们聚到一起玩儿,并不是为了让年龄大的孩子可以摆臭架子。
而是让大孩子们想方设法使大家在一起玩得高兴,并由此产生责任感。
大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孩子寻求的不是父母和老师,而是可以倾心交谈的人

在英国的学校里,有一种人既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更不是学生的“谈心人”。
他们被称为“心理顾问”。
在公司里,他们也可以负责职员的教育。
对于逃学的孩子,老师打电话到家里问“为什么不来学校”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老师自己就是当事人之一。
有些孩子本身就是因为讨厌老师才会逃学的,接到老师这样的电话,就越发不想回到学校去了。
在发生这种情况时心理顾问就会出面了。
这时,孩子就会向他陈述“因为讨厌老师”或“因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等等理由。
心理顾问在这时会鼓励孩子:“不会有那样的事,我帮你说说。”
前文曾说在公司里的老职员会在上司和新职员之间充当桥梁。同样,心理顾问也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桥梁。
孩子们寻求的是可以倾心交谈的中间人。
既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的一个人。
通过这种可以倾心交谈的中间人,教育工作才得以进展。
但是,现在的学校里缺少这种可以和学生倾心交谈的人。
成年人也同样需要这样的人。
有的人去找算卦的人,有的人去找心理医生。
有的人可以和文学作品进行对话。
通过看书或看电影来消除自己的烦恼。
但是,对于那些还不能用读书和看电影来解决问题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一个站在第三者立场上的谈心人。
在英国,担任谈心人并不需要教师资格。
住在附近的大叔就可以。
可以是从市民中召集来的谈心人,包括退役的拳击运动员和从事各种各样工作的人。
谁都可以当这种谈心人。
孩子逃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和同学之间的问题,就是和老师之间的问题。
孩子讨厌学校,大多并不是因为“学校”,而是因为“老师”。
所以,一位称职谈心人的出现,可以使学校教育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瓦解冰消。在家庭中也一样。
比如父亲训斥孩子的时候,母亲不可以再添油加醋、火上浇油。
这时,母亲应保持中立,充当一位谈心人。
可以让孩子接受的教育绝不会来自正在发火的人,而是来自居中调解的谈心人,孩子们会在谈心人循循善诱的谈话中学到很多东西。
从发火的人那里可以学到的东西则少得可怜。
比如被上司训斥以后,如果老职员告诉你“当时要是这样做就好了”,你会认为“有道理”而很自然地接受。
结果,上司说的事一经过老职员掰开揉碎地解释,就很容易地被接受了。
母亲生气的时候,这回就该由父亲来充当谈心人的角色了。
和警察审疑犯一样,父母双方也必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孩子教育成功的家庭,父母角色分担得都很好。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孩子自己想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当进入社会后,不会有人给你的所作所为划对勾或打叉叉。
我用《面试高手》的内容作模拟面试时,绝对不会使用“你这里错了”这种说法。
而是让他们自己考虑错在哪里。
在学校里,老师会给你正确的判?菁,错误的判?菖,哪里错了一目了然。
由此可以记住正确的答案。
但是,如果不开始凭自己的力量找出“哪里出错了”,就永远也不会得到进步。
一旦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人就会进步。
这是一个分水岭。
此后,需要考虑的就是为什么错了。
如果不找到出错的原因,就无法知道怎样才能避免出错。
我在做模拟面试时,会让他们自我分析“哪里出错了”。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个最初步骤上出错。
这样一来,再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了。
如果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细枝末节上,那么永远都无法作出改进。
要找到错误的所在,需要花很多工夫。
并不是通过做大量的模拟题就可以解决的。
题做得多了,反而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靠死记各种正确的答案来解决问题。
教育之所以考验耐心,就是因为必须花费时间等待受教育者自己准确地找出错误的所在。
不能告诉他错在哪里,必须让他自己找出来。
社会就是如此。
严酷的社会现实绝对不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答案,也不会告诉你是否做错了。
这是要在尝到了被大家孤立的苦果后才会察觉到的。
到了那时,你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很多人好不容易知道了“哪里出错了”,却又对“为什么出错”作出了错误的分析。
在经过了多方面考虑、终于准确地找到出错的原因后,才轮到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做”的问
题。
所以,做一道模拟面试题需要很长的时间。
然而这种时间上的付出却是必不可少的。
在社会生活中,确实需要对一些事情进行反复思考。
甚至只为了一个问题殚精竭虑。
这就是真正的体验。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教育并不是告诉孩子正确答案

人是一丝不挂、两手空空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生后,人被灌输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我自己在想一些问题或采取某种行动时,总会想:“父母一定会这样说吧。”
也会想:“老师对此会这样说吧。”
这是因为父母和老师所说的话已经被灌输到我的头脑里了。
如果当一个人要做一些事的时候,不懂得自己去思考,而总是需要他人来提醒的话,这个人
将无法独自生存下去。
所谓自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自己的心中创建一个“学生—老师”的体系,也就是让自己既能扮演老师,也能当学生。
这种形式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比如说,在拙作《面试高手》中所讲的模拟面试里,我会指导你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但是,我并不能每天都和你见面,给你一一纠正错误。
不仅限于面试,把这个概念引申开来,就是要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进行自我检验、自我纠正的体系。
一开始就摆出“请帮我改正”的姿态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
这样的人只在有我的帮助和指导之下才能做好。
拙作《面试高手》就是引导人们建立自我检验、自我纠正的体系。
所以说,直接告诉正确答案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学校的老师认为教育就只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的话,那么有朝一日,这样的教育必然会
走上死路。
那些仅仅得到正确答案的孩子们,永远都需要依靠老师来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永远也没有毕业。
告诉孩子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答案,才是真正的教育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教育就是用表扬培养自信

我并不是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者。

但是大多数人在受到表扬之后,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想得到更多表扬的欲望。

人最开始是不具备自信的。

上司与部下之间沟通不到位,也常常是因为部下缺乏自信。

作为部下,难免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上司如果能够使部下消除这种感觉,就会同时让他们产生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采用请示、汇报、联系和商讨等方式和上司沟通。

所以部下不愿对上司做“请示、汇报、联系和商讨”的原因在于部下缺乏自信。

而上司发火常常是造成部下失去自信的原因。

反之,表扬部下会使其产生自信,激发工作热情。

事实上,我在做普通职员的生涯中曾有过两个里程碑。

一个是自己作的策划得到通过的时候。

当时上司高兴地夸奖我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另外一个则是这次策划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了成功并获奖的时候。

得到表扬后,感觉上可以与上司进行更好地沟通,工作也更加有动力了。

而获奖之后,在客户当中也有了很好的口碑,感觉再和客户交往时,说话的底气也足得多了。

所以,上司和下属谋求沟通的手段不能靠硬性规定的“早请示、晚汇报”,而是首先要多给对方一些自信。

如果孩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和父母交流时却遭到家长的训斥,那么当他们得到不好的分数时就会宁可把卷子扔了,也不愿把不好的成绩拿给父母看。

一旦形成这种恶性循环,孩子就会开始变得什么事都瞒着父母。

当孩子遭受失败时,父母要宽容地接受下来。

孩子在述说自己的失败之前,已经有了足够的反省了。

当孩子在坦白的时候,千万不要训斥他们。

就孩子向父母坦白的这个事情本身,要不吝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孩子来说,即使是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很不愿意向家长坦白。

坦白自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

孩子在撒谎之后,很难若无其事。

撒谎和隐瞒本身会使孩子因此产生紧张和不安。

这样会致使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下降。

造成损害的并不是谎言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心惊胆战、寝食不安。

这些很快就会被家长看穿。

父母在孩子坦白自己的谎言时,一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坦白本身给予肯定。

是否能承认错误比是否犯错误更为重要。

做家长的一定不能舍本求末,要明确哪些才是更值得肯定的。

表扬与肯定的艺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看上去和蔼可亲的父亲,却会把家庭问题搞得稀里糊涂

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孩子一直在家里住,并且经常和父母吵架。
做母亲的却觉得这样挺好的。
让孩子整天猫在家里不出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做母亲的所希望的最高境界。
母亲喜欢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的帮助,孩子会无法生存。
想让孩子永远当自己的“小宝宝”。
我的老家有很多40岁左右的“小宝宝”。
他们结婚较晚,整天待在家里,甚至过着不事劳作的生活。
因为有父母养着,所以无需生活费。
然而,这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状况。
父母们也在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这些“孩子”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的责任主要在父亲身上。
一方面知道会成这个样子,可另一方面仍然在逃避责任。
教育是极其需要耐心和毅力的。
有时还会发生冲突。
这种冲突也全部由母亲一个人承担下来。
做母亲的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做,而是一边承受着需要毅力的教育工作,另一边却为了能把孩
子留在自己身边而不懈地努力。
孩子到了反抗期,渐渐地强大起来,母亲就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时,母亲会向父亲求助:“你说说他。”
而父亲却逃避说:“还是你来吧。”
更有的父亲在儿子出现问题时会说:“不是都交给你了吗,这是怎么回事?”从而逃避应负
的教育责任。
这时,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母亲的教育思想浮浅,而是因为父亲放弃了教育的责任。
这也是将来会引起婆媳矛盾的原因之一。
逃避教育责任的父亲,看上去都很和蔼可亲。
但是,这只是一种表象。
那种看上去很和蔼的父亲,是不会对孩子发火的。
不只是对孩子,对妻子也不会生气。
这是因为丈夫从不在妻子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不会发生争执,可问题就会变得稀里糊涂。
家庭内的各种问题如果都弄得稀里糊涂的话,诸如婆媳矛盾之类的问题,就会一代一代地传
下去,永远得不到解决。
于是,同样的问题总是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家庭无论延续到了哪一代都会发生婆媳矛盾。
在发生争执时,做父亲的应该具有敢于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批评会加深印象

我小学五六年级的班主任是个喜欢话剧的老师。

在班级里排练话剧的时候,我竟被这个老师说成是“大萝卜”。

而且还要念很难的台词。

这段戏的场景是,妈妈和弟弟先说:“樱花开得真漂亮啊!”然后我说:“对面山那边的樱花也很漂亮啊!”

这是把整个观众席想像成景色的一句重要的台词,由我念起来却毫无感染力。

现在想起来,这是独白的台词,当然比较难了。

如果只是对着人说:“你看,对面山那边的樱花也很漂亮啊。”那就很简单了。

可是要一边用手指着观众席的方向,一边大声地独白“对面山那边的樱花也很漂亮啊”,就
非常难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话剧的内容已忘得干干净净,其他的台词也一句都没有记住。

但是一句“对面山那边的樱花也很漂亮啊”却怎么也忘不掉。

正是因为这是当时被老师一再批评的一句台词。

对老师的记忆并不是保持中立的面孔。

能留在记忆中的,一定是老师生气或者高兴的面孔。

我在中学时期参加了辩论小组。

负责辩论部的老师,无论是平时教课还是做学生兴趣小组的顾问,都非常严厉。

这位老师训斥学生的时候就像军队的教官一样。

当我向老师解释为什么报告交晚了的时候,我一边走近老师一边说:“对不起,通、通知来晚了。”老师马上板起脸来非常生气地说:“不许边走边说!先站好了再说!”

老师生气的不是报告交晚了这件事,而是我对待长辈边走边说话的不恭敬的行为。

这件事之所以令我至今仍然记得,就是因为当时受到了严厉的训斥。

计算机通过安装程序软件,就可以变成独立单位,运行各种指令。

尽管网络也是必要的,但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给电脑安装程序软件一样。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切勿剥夺孩子自习和体验的时间

自习时间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这并不意味着像有些三流学校那样对学生采取“放羊式教育”:全部是自习课,对学生们放任不管、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二流高中的毕业班则是一味地讲课。
这是错误地认为:只要讲了课,就一定能让学生学到知识。
真正的一流学校的毕业班则是在上午就集中讲完一天的课程,而且不留作业。
这是给学生留出了自己学习的时间。
越是一流的学校,自习的时间就越长。
自习时间就是体验时间。
这不仅限于面临高考的毕业班,父母在任何时候教育孩子都应切记:不要剥夺孩子的自习和体验时间。
否则,就会失去消化知识的能力。
有一个人读了我写的《面试高手》,很仔细地做了笔记,又进行了自我分析的练习,可还是认为自己“不够好”而拒绝接受面试。
可是,不去接受面试,就无法取得进步。
只有接受面试,才有机会体会到什么是张口结舌、不知所云,什么又是面无人色、惊慌失措。这些都是最宝贵的经验。
去想“应该怎样做”是随后的事,进行最初的体验才是一切的开端。
当然,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去面试的人也不会取得成功。
即使是去10家、20家公司,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他没有准确地找出自己错在哪里,没有作出正确的自我分析和公正的自我评价。
所以,只有通过体验来消化和吸收,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树立父母威信的10字经

许多父母苦恼于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威信,说话孩子不愿听。这里,向你推荐一篇树立父母威信的10字经,读后,对您定有帮助。
  德--以德树威。父母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
  能--以能树威。父母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掌握真实本领。没有真才实学的父母,很难让孩子真正佩服。
  严--以严树威。父母对孩子要有真势的爱心,丰富的情感,要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失度的爱,扭曲了的爱,都会产生亲子间的感情障碍。
  尊--以尊树威。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信--以信树威。父母要取信于孩子,对孩子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实话,不讲空话。不要乱许愿,承诺要兑现。
  和--以和树威。父母之间的关系要和睦,对孩子的态度要和蔼。要讲民主,讲平等。孩子既是自己的教育对象,又是自己的学习对象,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宽--以宽树威。父母对孩子要宽容,要体谅。孩子尚小,不要求全责备,要允许孩子有缺点,有过错,要给孩子自省改过的空间。
  听--以听树威。父母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与孩子多交流,多进行心灵沟通。不要对孩子的烦恼不问不闻,要时刻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
  看--以看树威。父母要多看孩子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时刻在关心着自己,从而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加深亲情。
霖爸亲子欢乐营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59292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10-10-17 
地区:
街道:

活动队长

要摆脱“教育=考试”的想法

“教育=考试”的想法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如何才能从这种想法中摆脱出来呢?
“应试教育”只不过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而已。
在人生道路上,掌握怎样培养公德心、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理财、怎样有效地利用时间等等,要比学习课本里的死知识更为有用。
可是,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会在学校的考试中出现。
当父母在判断什么最为重要的时候,如果选择的是考试成绩,那么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如果父母自己出身于名牌大学,他们就不会盲目地强迫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什么名牌大学了。
因为他们很了解那些所谓名牌大学的庐山真面目。
相反,那些并非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父母往往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在人生中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是因为没有上名牌大学。
这实际上是对自己不成功的原因进行了错误的分析。
没能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没有上名牌大学。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能准确地了解别人的意图,做了一些导致众叛亲离的傻事。
事实上,那些立志要考上东京大学的孩子,父母大多不是东大的校友。
我的父母虽然不是毕业于什么名牌大学,但他们对于进入名牌大学的利弊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弊端是:应试学习占用了太多时间,从而使人生中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没有时间学习,自身的视野会因此变得狭窄。
优点是:现今的社会中,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人进入社会中枢工作的概率确实比较大,即便将来有什么闪失,也不愁没有饭碗。
这种判断没有错。
即使考上了东京大学,如果不懂得如何交朋友,那么出了事也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不管考上了多么有名的大学,如果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是:“有这个人吗?你不说我们都想不起来了。”又如何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呢?
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还建立起自己朋友圈子的人,才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
上了东京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功。
重要的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是否有人能够帮你。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一个好汉三个帮”,善于交友的人即使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遇到麻烦时也会有八方来助、顺利渡过难关。
一旦孩子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不被明确,家长们只能人云亦云地把考试成绩如何,以及考什么样的学校作为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东京大学每年招收学生的指标是3 000人,每年推向社会的人数自然也有这么多。这么多年以来,在社会上的东大毕业生就应该有几十万人了。
不用说,这几十万人当然不是个个都能够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
有的人走出学校后虽然一时间平步青云,最终却身败名裂。
于是,我们终于开始意识到,父亲对孩子们所进行的社会生存教育是多么不可缺少。
片面的母亲教育,终究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
现在,日本的女性在婚后也渐渐开始参加工作了。
这样一来,女性也就有机会积攒社会工作的经验,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因此发生改变。
对此,我们翘首以待。
家长整天围着孩子转,对教育没有好处。
在农户和生意人的家庭里,母亲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围着孩子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就能够早日自立。
所以,女性进入社会从教育方面来看,无疑是件好事。
必须改变这样的观念:父母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就是教育。
教育绝不能脱离与之相应的体验和指导。
现今教育的缺陷就在于生硬地灌输知识,缺乏实际体验。
孩子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对知识进行实践、反馈、领悟的余地。
自立的含义就是能够自发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并且能够自觉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自立的人能够意识到:“嗯,自己现在有些不对。”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在发现自己出了问题时,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能力。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让孩子自立55种方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