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我们常见的几种错误逃生方式。: G; y4 B/ X) s" C3 H3 W$ c+ {
; |7 ?! t7 [* J W8 [7 J误区:寻找浮生物; a4 D% N8 j, Q5 {$ G1 g1 C2 r
1 Z$ t5 K$ q+ T( [
+ t+ d, G8 d1 p% j& w) F/ n/ x支招:对于那些不会游泳的车主来说,当车体落水后,漂浮是水上求生必备的技能,车主应选取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也就是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上抬至下额处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回复漂浮姿势。假设是穿着长袖衣,可在水面吸气后低头将气由上衣衣襟吹入衣内,双手抓紧衣襟,防止空气外泄,可在衣服肩背部形成气囊。
4 Y+ Q8 P; y" g
" Y5 w9 a0 i# K4 A) ^; s; [7 ?9 R误区:从天窗逃生$ O3 W3 Q& l9 ~' {* C( n
/ U# E7 ?) j' F$ x; O
+ }* y0 Q) @- j$ F4 A# F4 j' d
, s7 W/ A% I, E- Q) ]支招:如果天窗还可以打开,则说明车子还有电,与其从狭小的天窗逃出,不如直接打开车门或者落下车窗逃生。; W! T9 T, n, a6 @& Y' G( K) g: r
7 \& @4 F M3 j; i2 i误区:等水进入到车内后再打开车门逃生% R1 f8 s6 w) E) u; N% ^
! ?) f# m; g9 m
通常,我们都认为车子落水后,水会顺着车门间缝隙往里灌,同时车门也会因水的阻力而难以开启,其实在实践当中,开启车门并不是件难事。
' }' ^4 A) j8 W+ T
5 ^, k9 R3 |$ _8 q& X / q* V1 s P* Q$ S! z% u6 W: D. ^
v& `) g+ I2 O. _6 l
支招:当车辆落水后,水会慢慢涌入,车内暂时是一个密封空间,只要门没打开,进水的过程会比较缓慢,直至水面超过车门钢板高度五成,压力才会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即使车辆入水,车主仍有足够时间逃生。 } ~! ?: Y) ?
误区:尖锐物品均可以砸碎玻璃逃生
. K' \2 Y+ D& x% b5 M2 l/ O
5 |+ t( r, v) q5 R+ _ ) j! F1 @! S0 |7 t8 O; O5 {& N
; B$ _ F, W5 K, z* {4 o6 ?2 U支招:在水中,由于水的阻力保护了玻璃,同时黏滞了胳膊的挥动速度,敲打玻璃时,会使车窗受力被分散,而高跟鞋等尖锐物品由于力臂较短,力量很难放大,所以类似高跟鞋等尖锐物品并不能敲碎玻璃。不过有人试验过,普通的羊角铁锤可以敲碎侧窗玻璃逃生。 另外,还有车主担心,敲打玻璃的过程中,玻璃碎片会不会四处飞溅而划伤自己,有实践证明,因为汽车玻璃多是钢化玻璃,破碎后四角圆滑,划伤概率较低。 误区:用塑料袋自制氧气罩逃生
, M! `0 F9 v6 S$ A: I& O+ R支招:面临即将沉入水底的车,如果车主还如此有耐心寻找塑料袋然后套在头上,倒不如直接推开车门逃生,因为人在慌张下,所消耗的氧气量会加大,小小的塑料“氧气罩”根本不足用 小结:车子落入水中后,无需等待,因为在车体刚落水的时候车门是最容易打开的,所以此时为逃生的最佳时机。另外,无论是天窗逃生、敲碎玻璃逃生,都不如奋力推开车门来的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