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1-20
- 帖子
- 5055
- 积分
- 22610
   
- 经验值
- 22610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null
- 地区:
- 街道:
|
本帖最后由 娃娃的妈妈新 于 2011-11-2 08:36 编辑
8 W1 c, p% K8 v) R/ W( K2 O0 s+ v9 v& x, Y5 Z2 _
呵呵,昨天看了一个网页,就想也发一个,搜罗一下西安的各类面食,基本上大家都爱吃面食,各位妈妈朋友帮忙推荐修改一下,西安各种地方好吃的面,种类及店铺地址什么的。哈哈,下次,远方的朋友来就知道吃什么了,当然,喜爱面食的多关注呀9 P& Y% N* P- z! Z6 [# B/ n/ M
第一 岐山臊子面 最早始于周代,又称“岐山铡面”,面擀好之后便用普通的菜刀切而是用铡刀的刀刃来把面“铡”成两三毫米宽的面条,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素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A; R- J4 K) p, |4 P
店铺:到处的永明岐山面
* Z, g4 ~, q% G5 d/ O7 A1 l2 h 第二 杨凌蘸水面 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咬着吃。蘸水面要用上好的面粉制作,行家能干的纸一样薄,而且薄厚均匀,调料汁里用的辣椒需要拥油泼制,平时可以不吃油,泼辣椒却不可以无油。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交口越香。
" y" C5 y; N* h第三 摆汤面,顾名思义,一定是要汤很好的面,小碗里是汤,大碗里是面;汤碗里的配料主要是盐、味精、醋、酱油、香油、蒜汁、辣椒、韭菜、葱花、牛肉,其吃法更是颇为讲究,夹一小撮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地道的汤料加上独特的吃法自然是“羡煞旁人”
. S5 Y! v/ Z) }* J. x4 ], c店铺:我觉得是永松路市政府小区后面一家很好吃& W% e9 l) I2 X3 S8 l
第四 蓝田饸饹面 用料考究、独具特色,是一道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面食。初以荞麦面为面料,配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汤,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鲜美# _% E7 k3 b! _9 u! |
第五 澄城手撕面 是陕西澄城特色面食,制面方法新颖独特,用料讲究。面粉选用优质高筋粉,经过特殊柔制工艺,手工撕制成面,面条厚薄均匀,外滑内韧,各种不同口味的浇头,软烂醇香,色泽鲜亮,诱人食欲,食之筋道爽滑,汁香味浓,口感绝佳。
+ O, E1 p( l0 G听说,我也没确切吃过
" n; n& e& x0 G$ V+ q第六 鸡汤刀削面 遍地都是,我也不知道那家最好吃
0 E$ ?" J* a% S* X3 c2 N% s Q第七 扯面 疑似和第五种一样,不过我喜欢,比刀削面薄一些,软一些,可以油泼,哨子都行突然想不清楚经典的浆水面是什么做法的,貌似最标准的手工面刀切即可+ P, ]4 b9 b* J" K8 J. F( r$ u
第八面皮 呵呵,这个是陕西名吃,劲道辣爽,像凉菜一样,来这必吃的,据说和肉夹馍,还有什么(冰峰吗)并称旅游快餐三宝,陕西版的套餐。不过分好几种,最常见的是普通面皮,略微发黄的面色,柔软劲道;
# L& t# {0 i$ V3 q/ J3 k' U 最有嚼劲的是很负盛名的宝鸡擀面皮,比较干,但是韧性很棒,口感很好; 最后就是清真的面皮,薄的象纸一样,口感很特别,蒜味较重。, `5 b! U: j; U2 c4 J) C/ t* m+ q# ~
第九 汉中米皮 这个貌似也很有名,是用大米磨面做成的类似面皮的东西,吃法也多样,基本版的凉调,加热的炒米皮味道都还不错5 d/ X. \; R" v2 f4 L) Y
第十手擀面 这个在陕西大街小巷全都是,基本是统称,玩的花样是哨子,比如菠菜面,浆水面,哨子,油泼。。。。口水呀7 h# t0 Q Q. p) G
+ A. h6 k, y- T& {. K第十一户县软面 突然想起来的,呵呵,比较绵软滑腻的口感,相当不错,我喜欢!
E/ V$ v6 [+ p% c$ r, J/ S4 F第十二 合阳踅(xue/)面, r) F, U6 O9 o5 `, Y3 f
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 踅面用荞面做成,分为磨面、和面、摊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卖踅面的人讲究自己动手,把荞麦拣净淘好,磨成细面。和面时要用能装四五十斤的大瓷盆,在面粉里添上水,用一根粗木棒顺同一方向搅拌,这是关键的一环,必须稀稠得当,搅拌均匀。面糊和得好,摊出的面更好。摊面用的是特制的铁鏊,重达40余斤,直径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划开摊平,据说“踅面”即由此得名。稍顷,待一面受火变硬翻过来烘烤另一面,烙到七八成熟,叠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细丝,讲究切成的宽窄和面饼薄厚一样,四棱见线,才显功夫。切好的面码在木箱在里备用。吃时把水烧开,再放少许盐,以防面入锅中变粘。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锅中,用筷子须锅一搅,便可捞起。外地人见状总怀疑这面是否变熟,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在鏊上已烙至七八成,再在沸汤中一烫,便完全熟了。或干捞,或带汤,悉听尊便,须手再用笊篱捞一些鱼儿粉,然后调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红油)、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吃踅面时大油必不可少,荞面调上大油,才软和好吃。
9 {9 {4 Z0 a' K& a. w, w7 ^
|
|